88读书>网络游戏>立鼎1894>第四五二章 大清末日(三)
尝到了苦头,却依然咬着牙支撑。

但底层民众们却支撑不住了,各地大大小小的反抗层出不穷。潜入的革命军先行工作队也纷纷现身说法,在民间散播传单讲解革命道理,并在一些据点用收音机做更直接的宣传。

然而这终究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相离着民众太远,只能让他们觉得不那么绝望罢了。

清廷忽然北逃,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大家最后一点儿赖以生存的物资都给抢走。所有人都陷入绝望当中。

危急时刻。革命军部队从天而降,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吃的喝的用的,最关键是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比才能发现差距。见识过清廷的丑恶嘴脸,再比较革命军的秋毫无犯、军民一家亲。在深渊边上走了一遭的民众,根本不需要考虑去怎么选择。

宋云生等人亲眼看着清军糟蹋过的瓦砾残垣,心有余悸的庆幸道:“幸亏当日坚决把清廷给送走了,否则让他们呆在山西,只怕我们都要落到如此悲惨的下场!”

对于清廷。他们也是彻底没了念想,打死都不想让那帮混蛋再回来了。

有了山西方面的大力支持,巨量人员物资随后经铁路源源不断的从东部往西运来。一支工程兵部队紧急动员,帮着抢修从太原到绥德的铁路,争取在最短时间里通车。

在此热火朝天的动员之下,另外一支部队却悄然扑向包头!

三天之后,彭占元带着北方军团的两个师赶到萨拉齐厅。先头一个团悄然摸到包头以北,封锁山口,以一个师越过黄河南下,静静的潜伏在戈壁滩中。

此时。北逃的清廷大队已经慢吞吞的走到了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后方没有发现追兵,反而让他们感到格外的紧张。慈禧太后强撑着不停地赶路,铁良则向武卫中军的清军公开了扫尾部队做下的滔天罪行。

一听说居然毁了大半个陕北,造成数百万的灾民无家可归,很可能在接下来一个月里饿死无数,一万多清军登时炸了锅!

各种破口大骂朝廷的混账做法自不必说,同样作为旗人,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小命。跟着銮驾逃跑,那是尽忠。但如此狠辣果决的断了后路。让他们此生再不可能被原谅,却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的。

他们都还想着万一大清国完蛋了,有一天被革命军追上的话,好赖当个顺民。能够活下去呢。现在倒好,彻底绝了后路了!

但是骂也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只能跟着一条道走到黑了。

可能被报复的恐慌之下,原本惫懒的清军反而有了精神头,几乎不用军官们呵斥,一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加快速度赶路。几天里。他们居然拉下大部队五六十公里,最前头的一协兵马,更是顺利度过黄河,进驻包头。

四五千兵丁冲进刚刚兴建二十来年的小县城,登时惊起一片鸡飞狗跳!一路上都没捞到休息的疲兵,好不容易逮到了修整的机会,毫不客气的抢占了每一座酒馆饭点旅社地摊,肆无忌惮的释放他们骨子里积累下来的暴虐。

一时间,县城内外人喊狗叫,哭声震天!数以千计的民众仓惶出逃,却被铁良派兵严守五门,只许进,不许出!

县令被吓的不轻,赶紧跑来找他商量,央求铁良管束好兵丁,不要让他们四处生事,祸乱百姓。

铁良冷然拒绝:“朝廷危难之际,一干人等都要竭力报效。”

他心里很清楚,只有让士兵们发泄够了积累的负面情绪,才能安定下来好好当差。为了朝廷的安危,牺牲一些平民算得了什么?不但不能约束,更要将城中所有的百姓都利用起来,尽可能的增强守备。

铁良始终绷着一根弦儿,他不相信杨浩会放任他们从容离去,却不作任何的反应。尤其是,在后面部队犯下了滔天罪孽的情形之下。

先锋部队顺利进驻包头的消息传到銮驾,慈禧太后稍稍松了口气。看起来,革命军应该还没有拦截过来,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居中指挥的荣禄带着武卫右军三镇赶上来,以第一镇替换左军护佑銮驾,让第四第五镇分别开到两翼,从十几公里外横越草原荒漠,提供警戒和保护。

江朝宗事实上强夺了第五镇的统帅权,意气风发的指挥部队拉开阵势,似模似样的为王前驱。不过给分派了这么个倒霉的任务,特别是要求他们从右路的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经得石峰往哲格苏一代搜索警备,却让部队上下充满了怨气。

进入草原戈壁,原本路就非常难走,右路一片山岭崎岖,草皮少而戈壁滩遍布,头顶上太阳晒的人流油,天黑之后却被寒风吹得浑身僵硬,别提多遭罪了。

士兵们都觉得他们为朝廷造了孽,背了黑锅,立下大功,不该受到如此的待遇,因此在行军途中,少不得骂骂咧咧,消极怠工。

吴长纯被看押在中军,一路上跟行尸走肉似的毫无神采。每当江朝宗在他面前得瑟炫耀的时候,便大声呵斥:“你有什么可得意的?且走着瞧吧,那革命军反复宣扬不得残虐同胞,他们一定会前来报复的!”

江朝宗不以为意的嘲讽:“你当他们长了翅膀会飞啊?!此地瀚海荒漠,千百里地没有人烟。最近的革命军也要去陕北救灾,没有三五个月,他们根本腾不出手来管咱们。到那时,朝廷銮驾早已到了库伦,重新立起纲纪,定鼎西北了!”

他这话说得太早。就在第五镇的先头部队抵达哲格苏台河源


状态提示:第四五二章 大清末日(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