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大明佛>第四百四十六章 善护念
士,对着悟虚微微合掌致意,“本座下来,本是极其隐秘,却不料到头来人人皆知。班禅准噶尔一系也好,八思巴一系也好,都先后秘密传讯于本座,请本座待时机成熟时出手相助。他们却不知道,本座此次下来,乃是发大愿,再造幽冥地狱,补全六道轮回。”莲花生大士,这一番言辞,寓意丰富,既向悟虚作了解释,又是变相的试压,要悟虚在此配合。

不过这些,悟虚在来时的路上,便已揣摩透彻,听得莲花生大士如此说,当即合掌对应道,“善哉善哉,大士有此宏愿,悟虚不敢不尊。只是悟虚,尚未习得大士先前所言之凝聚运用众生信愿之力之法门,恐难以继续操控驱使九叶青莲灯演天人道,随大士说六道轮回。”

莲花生大士,深深的看了悟虚一眼,“本教曼陀罗大法界,本就有此法门,只是汝心高气傲,不肯受八思巴大师灌顶,又无尊相而观于己。”

当初八思巴欲要为悟虚灌顶,将悟虚收入喇嘛教,悟虚囿于汉人身份,婉言推脱。随后,一路野狐禅,受天外天大自在宫宫主一击,悟虚便走了极端,寂灭法界无尊相。之后,又受观世音菩萨暗传海音螺,悟虚发愿修法界为道场。及至到后来,悟虚领悟到“愿力无边”这四个字之时,却是只能借用一些佛门宝物法器凝信愿之力而用,相比起朱元璋那般引动天下龙脉之气,实属小打小闹,无形当中实力发挥受到极大限制。这一点,悟虚心知肚明。是以,前日,莲花生大士,对悟虚和多吉,言及此法门,悟虚便上了心。他此次回来,一则是为了救多吉,二则亦是为了此法门。

听了莲花生大士如此说,悟虚合掌笑道,“悟虚当初年少轻狂无知,倒让大士见笑了。只不过当时,大师所言之时,多吉师兄亦在。难道多吉师兄,亦未曾真的修成曼陀罗大法界?还请大师开示。”

莲花生大士,微微叹了口气,“曼陀罗大法界,有胎藏界曼荼罗与金刚界曼陀罗之分。多吉,虽受八思巴灌顶,但受汝影响,空有慈悲心,却未曾得证金刚界。”他似乎不愿多谈,见悟虚当即一愣,随即又言道,“本座观汝,先前仅修胎藏界曼陀罗,若愿重修胎藏界曼荼罗与金刚界曼陀罗,本座倒是可以为你灌顶加持。”

悟虚脸色一变,沉吟良久,终是说道,“非是悟虚依旧轻狂无知,但悟虚先是寂灭法界无尊相,后又发愿转寂灭法界为普罗道场。如今若是接受大士灌顶加持,却是晚矣。”

莲花生大士似乎料到如此,微微点头,“本座飞升至天外天之时,见本教在雪域高原倍受尊崇,恐后世僧众得意忘形,留下了七十二般戒律法门。却不想,到头来,反倒被汝得了去。”

悟虚当即回道,“大士若不提,悟虚差点忘了。”说此语时,对着莲花生大士低头合掌,顶礼拜谢。

“佛门最重因缘,汝何必言谢。”莲花生大士,话虽如此,却静静地看罢悟虚一番拜谢,方才又说道,“汝既欲凝聚运用众生信愿之力,却又不愿重修胎藏界曼荼罗与金刚界曼陀罗,倒是可以守戒。众生信愿,究其因缘,乃是一心向善,一心向佛。汝未成佛,偏要用之,须得慎之又慎,戒之又戒。”

莲花生大士这一番话,玄之又玄。悟虚听罢,却如醍醐灌顶。他想了想,即跏趺而坐于莲花生大士座侧,祭出九叶青莲灯,在莲灯内暗自观想胎藏曼陀罗大法界,暗自观想己身为此法界本尊。

与此同时,莲花生大士,持印对着悟虚即诵真言。此真言,正是当日悟虚在栖霞寺入定之中,曾听莲花生大士虚空所诵之真言。如今悟虚再度闻听,不由识海一震,那原本深藏不见的七十二戒律之光团,恍然而现,闪烁着,飞舞了片刻,即从识海出,入莲灯中,飞绕在悟虚暗自以己身观想出的曼陀罗法界本尊周围。

“慎之又慎,戒之又戒!”悟虚一边心中默默持诵着,一边将东南诸地涌入至灵隐寺的众生信愿之力,缓缓导引进莲灯之中几分。悟虚,不贪不着,只恭敬无比地凝聚那几分信愿之力于法界本尊体内。法界本尊,威严具足,合掌即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以不贪着之心,以大慈悲之心,恭敬我佛,以观世音菩萨之名,将此信愿之力,回向众生。

刹时间,此清净无垢佛光之下,莲灯之中,那许多被悟虚以天人道摄取而来的魂魄,尽皆超度,往生佛国。莲灯对外,光华大盛,照射四方,一尊观世音菩萨法相,跃然而立,慈悲无比,且随着信愿之力的不断涌入,愈来愈高大,愈来愈真实,愈来愈庄严。

悟虚更觉,有佛光从天灵穴而入,照遍识海,乃至全身。亦有感应,从那海音螺传来,漫天佛光如朝霞,观世音菩萨法相虚空显现。

悟虚又惊又喜,合掌即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莲花生大士,亦随诵之。复次,回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如是片刻之后,悟虚猛地一睁眼,对着莲花生再度合掌而谢,“大士坐镇东南,遣使诸处,权示方便,随说佛法。小僧只一人一灯,如何行事,还望大士明示。”

莲花生大士微微一笑,“汝便在这东南灵隐寺,随本座说六道轮回罢了。”

。。。。。。

再说莲花生大士之前派遣出去的那些幽冥之使,佛门之修,他们暗中分赴各地。有部分潜入了统辖严格的城池之中,刚一行动,便很快遭到了儒门道门修士的搜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六章 善护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