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抉择

所谓谋定而后动,最终在德国陆军开出会尽快解决法国问题的保证后,德皇同意了陆军高层的意见,决定有限度的恢复东线的进攻,以便尽快结束法国战争,而这个消息传到克里特岛之后,斯佩伯爵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先不说这是德皇亲自下的命令,德国陆军提出的快速结束法国战争就是一个压倒一切的大前提。就在贝当还躺在德国人的医院里的时候,德军的攻击又恢复了,虽然上面提出的是“有限度的进攻”但是真打起来了,谁还管这个?

于是乎,在法国人猝不及防之下,德军进攻又恢复了。伴随着隆隆的炮声,德国装甲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冲向了法军防线。这一次的进攻在开始阶段非常顺利,甚至都可以用武装游行而非战斗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法国陆军被大量解除武装,贝当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现在东线的法军无论从装备、素质还是抵抗意志上来看,与开始参战的法军精锐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法国人也确实打不下去了,能打的法国人在一战时死了一批,在二战开始后又死了一批。按照德军现在的推进速度来看,他们发现德军可以更快的结束在法国的战争!就在袭击事件发生的第三天,巴黎政府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至此,让英国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英国人的刺杀不但没能终止或者拖延谈判,反而让德国人更快的结束了欧洲战时,在巴黎投降后,雷诺总理因为不接受投降条件而被撤换。

德国人的行动速度在初期非常顺利,他们很快控制了巴黎周边区域。并且向四周扩散开来。除了法国西北部的布列斯塔尼半岛之外,德国人已经成为了法国实际上的主人。而这时候德国人再也没有纠结原来谈判中做出的保证,他们认为既然条约最终没有达成,那么法国政府和他的军队就是战争失败而不是投降。所以法国人毫不客气的接收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从法国的军队装备和仓库物资,到各种工厂和交通线路。以及法国的国家资产都没有放过。而德国人得意忘形的举动在其它方面找来了恶果,这也成为了法国海军最终选择协约国的主要原因。

“将军,我们和巴黎的联系都已经被切断了,甚至连备用渠道都失败了。达尔朗将军应该已经被囚禁或者除了其它的意外。我们在巴黎的眼线汇报说,整个巴黎都已经落入到了德国人手中。此时整个法国政府恐怕都是德国人操控的,我们再等候政府的命令已经不合时宜了。”一名海军军官对拉克鲁瓦汇报到,谁都没想到巴黎会跨的如此之快,法国军队已经油尽灯枯。这是个事实,但是谁能想到如此的不堪一击?这让本来就有些摇摆不定的拉克鲁瓦更加惶恐不安!

“我们现在必须做出选择,您应该知道,协约国已经开始大举撤离了,他们的物资和非战斗单位已经从走的差不多了,部队也开始离开。在他们完成撤离之前,我们必须做出决定,当然这个决定恐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跟着他们一起撤离,我们的四周都是美英军队。从英国起飞的飞机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飞到我们的头顶,美英两国的潜艇也都在外面。说不定他们已经开始布雷。就在昨天,美英舰队也离开了英国本土,他们的目的我想您应该很清楚,德国公海舰队主力还在地中海,那么他们的目标就只能是我们!”另外一名军官也倾向于投靠协约国,不甘心失败是一个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不答应的协约国的要求的话,恐怕他们最后存活的时间只能用小时来计算了!美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法国舰队离开自己的掌控。即使真的保持中立也不行。而且法国海军也不相信德国人会遵守承诺!既然如此,还不如接着和协约国一起混!

拉克鲁瓦知道自己最终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他这个舰队司令只有在顺从大家的意愿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当下去。不过即使这样,他也想把法国舰队卖个好价钱。自己的选择虽然不多了。但是为了法兰西的利益,为了法国海军,他必须尽可能的做好一些事情。拉克鲁瓦知道自己最终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他这个舰队司令只有在顺从大家的意愿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当下去。不过即使这样,他也想把法国舰队卖个好价钱。

自己的选择虽然不多了,但是为了法兰西的利益。为了法国海军,他必须尽可能的做好一些事情。“帮我和戴高乐将军联系一下,表示法国海军愿意和他共进退,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以去圣纳泽尔和他面谈。”半响之后,拉克鲁瓦上将下达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命令,而正因为这个命令,决定了法国海军的未来,同时也为他自己在战后捞足了政治资本。

拉克鲁瓦在最后时刻想到了戴高乐而不是英美两国是做了深思熟虑的,早在戴高乐和他第一次会面之后,他就在考虑法国海军未来的问题,如何尽可能的保住这支舰队,拥有一定的独立性是他最关心的,如果这时候他去找美英两国的话,那么法国舰队最终的的结果不过是作为一支由法国人组成的协约国分舰队而已。自己的顶头上司将是外国人,但是如果找戴高乐就不一样了,他完全可以和戴高乐组成一个流亡政府,到时候有了政府背景的法国海军就可以以相对对等的地位参与到协约国的行动中来,法国海军有更多的选择性。

而且拉克鲁瓦还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德国人已经控制了法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抉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