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拉着贾诩,在大殿上坐了下来。
“文和,不杀刘协,朕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贾诩一听刘辩早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不由坐直了身子。
“臣愿闻其详。”
“文和,你想想,当年董太后是被母妃下毒害死。”
这种朝廷密闻,虽然隐蔽,但当事人却心知肚明,董太后无缘无故暴病身亡,那只是官方的说话而已。
何太后当年仗着自家哥哥是大将军,将大汉朝廷揽得是翻天覆地,贾诩不敢随意评价,只好闭口不言。
“现在如果又杀了刘协,他们一家都死在吾手中,以后的史官会如何记载”
贾诩不说话了。
自古帝王除去昏君,就没有不在意史官的,李二玄武门之变后,为了抹去杀兄囚父霸弟媳的不良印象,可是拼尽了后半生的全部力气。
旧唐书之后,为什么会出现新唐书无非就是帮助李二歌功颂德,将历史影响降到最低。
刘辩同样也怕这样的记载,现在的史官可都是不怕死的,就算是皇帝,也命令不了他们。
“臣明白了,但是刘协始终是个隐患。”
刘辩的眼神中显露出霸气,“真正的强者,并不怕失败的对手。”
宣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清朝末代皇帝,后又成了满州国皇帝,按律当斩,但是不杀他,他也掀不起任何的波澜。
将宣统的例子用另一个故事讲给了贾诩听,这位聪明人听得频频点头。
“何况去了倭国,他有很重要的事情去办,并且朕会给伏义说明,不让他再回到大汉,这样就没有了任何问题。”
“重要的事情”刘协那智商在贾诩眼中不值一提,实在想不明白会交什么重要的事情给他。“
“嘿嘿。”刘辩的笑容有些邪恶,“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够刘协忙上几十年了。”
听刘辩说要将倭国的男性充为奴隶,而女人则留在当地,为刘协还有远征将士们生儿育女,贾诩对汉民族强大的融合功能并不了解,只是觉得此计可行。
刘辩则相信用不了多久,那里,便正式成为了汉人的地盘,是大汉朝的后勤基地。
茫茫太平洋,可以让汉民族飞的更高飞的更高
长安的早朝依旧,天蒙蒙亮,百官便起床,整理完毕后向着未央宫而来。
虽然太师不在,但贾诩、董晃、董璜等人代表太师行使权利,董卓需要未央宫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挟天子而令诸侯,这个道理长安无人能懂,能代天子下诏书,随时敲打各路诸侯,很能体现出董氏族人的荣光。
上朝文武分左右两排林列,其中有近一半是董氏的族人,大都封为列侯,官职很大,不过在朝议时却提不出任何的意见。
贾诩照例站在百官的最前方,看着献帝行来,双眼中有着成功的喜悦。
“上朝”
随看内侍的一声大喝,百官都看向了坐在正在龙椅上的皇帝。
这时还不兴山呼万岁,大家只是恭敬的站立,看看贾文和大人有没有什么命令颁布。
龙椅上的那道身影依旧,暮气沉沉,不言不语,好似一个提线木偶。
百官中有人悲伤,也有人麻木,只有几人的眼神中闪过兴奋。
百官以为今天本是例行公事的一天,不料皇帝刚刚坐定不久,贾诩便走到殿中,高声说道。
“臣有事启奏。”
皇帝并没有说话,只是抬了抬手,示意司录校尉大人开口。
看着皇帝连话都不愿意说,百官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贾诩身上,不再去管龙椅上的木偶。
刘辩双手扶着龙椅上的扶手,靠着椅背,心中已吐槽半天了。
这算什么龙椅,不过就是一个坐垫,加两块木,雕上九条龙,刷上金漆,没有腿,只能跪坐。
被电视给骗了啊龙椅不是金光闪闪,高大上的吗
自从在中山郡造出桌椅板凳之后,刘辩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跪坐,虽然灵气在身,依然觉得全身都不舒服。
想着这段时间都得这样跪坐,刘辩瞬间觉得荀公达这个李代桃僵之计有着重大的缺陷,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感受。
看着贾诩提出赵云强攻函谷关的问题,刘辩在心中一声长叹,这一跪不知道要跪在多久了
赵云出兵刘辩并不意外,四大集团军群都有自主的权利,刘辩并不会去指手划脚,何况郭嘉坐镇后方让刘辩非常放心。
但此事对长安朝廷的震动却是巨大的,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有诸侯开始攻击司隶州,大家都知道其锋芒直指董卓。
调不调温侯的西凉军团前去,朝廷分成了两派,吵的不可开交。
刘辩细细一听,不禁苑尔一笑,这样的争吵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董派是主张温侯出兵,特别是董晃和董璜,函谷关失守,虽然还有潼关天险,但京师必定会震动,那些心术不正之人一定会趁机作乱。
而以黄琬为首的保皇派则认为函谷关天险,不用杞人忧天,加强京师防务才是第一位的。
两派吵的是热火朝天,贾诩一直不作表态,午时已过,大家饿着肚皮继续争论。
刘辩的眼光早已经没看下边的热闹,而是在思索该怎么改进这座大殿。
龙椅肯定是要改过,后面一定不放任何座位,垂帘听政是不能忍受的。
百官站的也辛苦,太师椅可以给尚书台几位大人安上,年青的就不用这么好的待遇,这样能体现出差异性。
柱子虽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