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磊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
客人是一男一女,苏磊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乐乐说那是她的二伯和二伯母。
见礼之后,苏磊像大人一样坐在新搭的竹厅里,听苏父和二伯寒暄,苏母和乐乐则陪着二伯母在隔壁屋子聊天。
乐乐的二伯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但是他的举止文雅从容,言谈风趣幽默,苏磊觉得乐乐的二伯很好,比自己的叔叔们要好。
二伯告诉苏父,他的妻子从未来过江南,所以这次他是陪妻子来江南游玩,路经富春山,便来拜访故友。
苏父请他多留几日,春天的富春山景色宜人,是西安城里没有的。
苏磊这才知道,原来乐乐的二伯住在西安。
二伯说他上山的时候看到一大片竹林,他在西安也栽了竹子,可惜长得不好,有一天他从外面回来,发现竹子没有了,问了才知道,原来妻子趁他不在,把竹子做成了扫帚。
苏父怔了怔,然后哈哈大笑,问道:“该不会是您的竹子全都长得细如手指吧?”
二伯摇头:“不,是比手指还要细一些。”
这一次苏磊也给逗笑了,乐乐的二伯真有趣。
他们正在说话,门外传来阿少的声音:“老爷,姑老爷和姑太太来了。”
听说姑姑和姑父来了,苏磊连忙跑出去,姑姑昂手挺胸走在前面,姑父一手拎着一条鱼跟在后面。
看到苏磊跑出来,姑姑便指挥姑父把鱼拿到厨房,然后她整整衣裳,又用手指理了理梳得一丝不乱的头发,大步走进了竹厅。
如果不是她进门前捏了捏苏磊的鼻子,苏磊会以为来的这个不是姑姑,而是他曾经见过一面的四姑姑,也就是姑姑的妹妹,姑姑和四姑姑长得一模一样,不过苏磊还是能够分辨出来,四姑姑很严肃,姑姑却很爱笑,笑的时候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儿。
姑姑走进竹厅,二话不说,就给乐乐的二伯磕起头来,二伯微笑着受了,指指下首的竹凳,让姑姑坐下,姑姑却不肯,苏磊悄悄看过去,他看到姑姑在流泪。
趁着姑姑和母亲去厨房煮饭的时候,苏磊问姑姑:“姑姑,您刚才为什么哭啊,是不是乐乐的二伯欺负过您?”
姑姑瞪他,捏着他的鼻子说:“小石头,你哪只眼睛看到姑姑哭的?”
苏磊被她捏住鼻子,只好求饶,姑姑这才放过他。
一旁的母亲拿了颗削好的荸荠塞到苏磊嘴里,对姑姑道:“二夫人荆钗布裙,像变了一个人,我差点儿认不出了。”
姑姑却笑道:“刚从京城把她接出来的时候,是我服侍的她,那时她就这样打扮了,我还夸她显得年轻了呢。”
苏母叹了口气:“唉,也不知老夫人有没有松口,也这么多年了,孙儿都有了。”
“你也说是孙儿了,如果二夫人也能给老夫人生个孙女,那还差不多,不过老夫人如今在京城里享福,想伸手去管,也要手够长才行。”
姑姑说完,还冲着苏磊瞪眼睛:“小石头,你怎么还在这儿,找乐乐玩去。”
苏磊冲她做个鬼脸,女人们凑在一起就喜欢嚼舌根子,如果不是想吃荸荠了,他才不在这里听她们说话呢,女人好烦!
乐乐正带着二伯母看她养的小鸡,小鸡毛绒绒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看到苏磊跑过来,乐乐对二伯母道:“小石头哥哥可聪明了,他不用一只只的数,就能知道这些小鸡有多少只呢。”
二伯母很好奇,打量着苏磊,问道:“你真的不用数就知道?”
苏磊这才发现乐乐的二伯母很漂亮,她穿着白绫子的袖子和湖蓝比甲,头上简简单单插了支玉簪子,可是......苏磊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就是觉得这位二伯母很高贵。
他点点头,指着那群小鸡说:“这是三十五只。”
“不对,是三十四只。”乐乐得意地晃着小脑袋,小石头演砸喽。
“是三十五只,不信你自己数一数。”苏磊很认真地说道。
这是他的本事,当他会数数的时候,父亲就发现他也有这个本事了,对,是“也”有,因为父亲就有这本事,只要是父亲看过的,都能记住,而且能飞快地说出数量。
乐乐不服气,她伸着手指头,一只一只地数了三遍,第一次是三十三只,第二次是三十五只,第三次是三十二只。
于是乐乐再数了第四遍,这一次是三十五只了。
“为什么?昨天明明死了一只小鸡。”是啊,昨天被阿少踩死了一只小鸡,为此她还掉眼泪了。
“今天早上,阿少下山买了一只小鸡给你补上了。”苏磊哈哈大笑,他早就知道阿少悄悄补上了那只小鸡,他还想告诉乐乐让她高兴高兴呢。
二伯母从怀里取出一只小玉兔,对苏磊道:“真是个聪明的好孩子,这个拿去玩吧。”
玉兔雕刻得唯妙唯肖,苏磊一看就喜欢上了,乐乐得意地告诉他:“这是我二伯雕的,我也有一只。”
她从小荷包里掏出一只玉雕的小青蛙,青蛙坐在荷叶上,张着大嘴傻乎乎的。
二伯母笑着对苏磊道:“乐乐的二伯没事时就喜欢雕这些小玩艺,你们喜欢就好。”
苏磊问道:“二伯母,你们住在西安吗?”
“是啊,我们住在西安,有机会让你爹娘带你去西安做客。”二伯母摸摸苏磊的头,苏磊不喜欢被人摸头,但是二伯母的手很软很暖,他没有拒绝。
直到苏磊十五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