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明都督>第452章 费了辽饷

魏忠贤对整不整垮投敌叛国的山西大家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最感兴趣的是钱。

在这里好心的请毛文龙吃饭,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毛文龙提出的那个弄钱办法。

只有弄到钱,他才能给那些边军将士们逢年过节还有皇帝皇后生日的赏赐,这已经成为边军将士们唯一的来源收入,再断了,边军将士们就真的只能讨饭了。

只有有了钱,才能拿出钱来赈济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才能继续显示皇恩浩荡,让他们重新安稳下来,不至于因为走投无路而铤而走险。

只有有了钱,才能让京营的将士拿到钱粮,不在京城里闹事,继续让京营支持皇上。

也只有有了钱,才能对那些越来越多的王爷们进行赏赐。

以上这些开销,其实名正言顺的都应该是皇帝管。

而最大的一块,孙师傅和袁崇焕狮子大开口一样的要钱,其实这本来应该归国库管,但是每一次他们老小两个人向国库要钱,户部就立刻向内帑伸手,因为国库的确没钱,所以这一笔收入等于也是由内帑支出,现在的魏忠贤,已经快被逼疯了,要想继续维持这摇摇欲坠的大明,他必须要有足够的钱来支撑。

而毛龙给他算出来的晋商大家每年的收入,已经让他眼红的不能自给,但是他也是个明白人,毛文龙说的对,晋商大家虽然罪恶滔天,但是他们已经成为了一股强悍的势力,如果真的将他们逼急了,他们用手中掌握的海量钱粮召集那些走投无路的山陕流民,然后再勾结后金以及蠢蠢欲动的蒙古人,那么整个大明的江山就岌岌可危了。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他还懂。所以他只能将办法盯在那毛文龙的那个拓展商业渠道,有锦衣卫来参与的商路上面来,在慢慢的削弱晋商大家的实力的同时,为自己的内帑规划出一笔源源不断的银子来,用来支撑这个大明,其实这于公于私都是有好处的。

当初毛文龙规划出这个用锦衣卫参与的办法,也是迫不得已,但是他也明白一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由自己提出来,自己就等于和整个江南文官以及士绅集团彻底的决裂。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官员们坚决反对向商人们征税,并不是他们冠冕堂皇的说与民争利,而是这些商人,几乎就是这些士绅阶层的获利手段,如果自己的办法一出,就等于变相的从商人身上收取税收,这就是动了那些士绅们的蛋糕饭碗,而天下的官员,几乎全部出身于士绅家族,真正贫寒门人家出来的子弟少之又少,因为在当年,是一个很费钱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贫寒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

所以这一路上过来,毛文龙就想将这个在皇帝眼中最大的功劳,推给这个魏忠贤,反正未来魏忠贤也是一个恶人,再多给他推上一条罪恶也无所谓,自己就做了一个幕后的老好人。

这时候魏忠贤主动求上来,正是毛文龙求之不得的事情。

于是毛文龙就将自己的想法,合盘向魏忠贤托出。

“这件事情我经过仔细权衡,有了一个系统的办法,今天就向老魏说道说道,好在皇帝问起的时候,你老魏不至于张口结舌。”于是就仔细的有条理的将自己深思熟虑的东西和盘托出,说得魏忠贤佩服的五体投地。

最终毛文龙道:“我最近听说兵部正向皇上提议,向天下百姓征收辽饷,其实那是一个天大的弊政,百害而无利。”

魏忠贤就挠头:“这其中我也知道利弊,目标是收上200万两银子,但其实那些贪官污吏,会在百姓的手中收上2000万不止,到时苦了的还是百姓,所以这事情,我还是先压着呢,希望能想个法子变一变。”说到这里的时候,魏忠贤就不由得露出了悲天悯人的神情。

这样的神情落在了毛文龙的眼中,倒不由得让毛文龙佩服起这个人来。魏忠贤在心中抵触这件事情,究其根本还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出身农民,不自觉的就心向着百姓。还有一点,那就是太监和文官们天生的那种抵触情绪,犯拧的事情是两方面最想做的,也都在极力的做着的。

但不管哪一方面来说,将辽饷这个事情搅黄,也是毛文龙乐于见到的。这最少是减轻了许多百姓家破人亡的机会,他一定要争取。

毛文龙就一拍桌子,从真心里赞里魏忠贤一声:“老魏,我最佩服的就是你这个,能为大明捞钱,还不从百姓身上捞,如果这件事情办成了,你老魏每年的收入绝对在四五百万两以上,你就根本不必发行那个什么辽饷,假如说你将拒绝辽饷的事情向天下传扬出去,你老魏的名声,在百姓心中就是再生父母,到时候各地会给你建立生祠膜拜的,你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民心,你会留名青史。”

大帽子一顶一顶的送出去,就是一个目的,坚决将魏忠贤这个炙手可热的家伙绑在道德的高度上。

被毛文龙这样戴了一顿高帽,魏忠贤已经满脸胀红,激动的浑身在轻轻地发抖,青史留名,做一个太监,那将是登峰造极的。

但还是要谦虚一些,于是他就将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你不要那么夸我,我就是一个农民出身,我知道百姓的疾苦,哪里是那些书虫子们能懂的,只要能多少缓解一些百姓的盘剥,青史留不留名就无所谓,辽饷这个事情,我一定会劝说皇上坚决的给予否定,再说了,你给出的这个主意,赚到的钱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辽饷,那何必还让,天下百姓受此磨难


状态提示:第452章 费了辽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