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南唐新梦>第七章 文宗皇帝
个没上成的早学,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早晨。

进了院落,刘总管一众随从便停了下来。

李从嘉走了两步见刘总管没有跟上来,回身问道:“刘总管,怎么不走了?”

刘总管谦恭地笑了:“殿下,陛下只召您一人进入。”

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李从嘉,静的吓人。

不会有什么幺蛾子吧!宫廷剧看多了,这种场景,不能不让李从嘉多想。

李从嘉还是决定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赶紧问:“刘总管,不知父皇唤我何事?”

“这个小的不敢妄议,殿下进去就知道了。”

果真是个圆滑的人,见也套不出什么话来,李从嘉也就不再说什么。

这龙潭虎穴也得闯不是嘛,深吸了一口,踏步进去了。

一个背影,正站在窗边。走近了,才瞧清楚,身着明黄的龙袍,上绣着五爪金龙,腰间佩着翠玉环带,年纪约莫三十来岁,这便是中宗李璟?

背影没有转身,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来了。”

这不是废话嘛,李从嘉心中暗想,但是还是得要行礼啊,乖乖地下拜:“儿臣拜见父皇。”

“听说你今天又没有来上早学?”李璟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善。

这种事情李从嘉当然理直气壮的,缺勤是万万缺不得的,义正言辞的回道:“回禀父皇,儿臣今日早学可是来的,这一点大哥、二哥皆可作证。”

李璟冷哼了一声,似乎是打定主意要难为自己这个老六了,“来是来了,只不过却又走了。朕不是让人来通传了。让你们自己自行温习功课,你却跑出去鬼混。”

李从嘉这十分的无语啊,要说没上早学的话,那自己大哥二哥不也没上嘛!?要是说鬼混的话,天地良心啊,自己可真是被李弘冀给拐跑的。

还好李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而是转换了话题,指了指桌案,“你看这首诗如何?”

闻听此言,李从嘉起身上前仔细看着,不说别的,这字真是一绝,行云流水,再看这诗“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形象很是形象,只不过这字里行间的杀伐之气太重。

“父皇此诗世当罕有,不过芙蕖本是高贵,此番与人头作比,实在是过了。”李从嘉倒是直接点了出来,毕竟是文人的事嘛!

李璟没想到李从嘉居然会这样说,颇有些不服气:”既是这样,那你来做一首。朕倒要看看何为高雅!“

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刁难自己。这个写莲的诗,唔啊……怎么脑子里的尽是一些唐诗,这可是南唐啊,拿唐朝的是来凑数是定然不行的,思索了半天,李从嘉笑了,提笔在纸上写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完收工。

“这……这真是好诗,好诗。”作为一个文人皇帝还有什么比遇到一首好诗还能高兴的事呢。

看着李从嘉,李璟不由得有些感慨,自己这些年三子、四子、五子接连早丧,好不容老六平安长大,自然是格外的看重一点。不过这老六却不太喜欢这些经史子集,早学经常日上三竿才来,气的魏侍讲经常在自己面前抱怨,但是在诗赋上的天资那是绝对的,连自己这个自称文宗的父皇都比不了,这偶然间便又得了这首好诗。自己还真得好好欣赏。

“去给你母后请安去罢,她着实想你了。”对一个崇文的君王而言有了这诗,李从嘉什么的也就不重要了。

“是,儿臣告退。”李从嘉早就受不了这里的压抑,现在可以跑路,赶紧脚底抹油,一溜烟就跑掉了。

李璟看着李从嘉离去,笑着摇了摇头,今日不过是内侍前来禀告,三位皇子皆没有在此温习,而是直接出宫而去,特别是三皇子和大皇子一路,李璟不由得想展现一下家长的威严罢了,既得了好诗,就由他去罢。

请大家多多关照,推荐票,收藏尽情嗨起来!!!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七章 文宗皇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