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蚁贼>44 深夜
色。

长白山,大战在即。就好像是两只聚拢成的拳头,彼此蓄力,互相等待,只等惊天动地的一击。夜色中,文华国看着诸将远去,坐倒了丘上,随手把锤子放在腿边。他一个平素总大大咧咧的人,难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大人,在想什么?”

“俺在想,即便咱围住了关保,把他吃掉,但如果山中的鞑子却不肯出来。下一步,该怎么应对才好。”他下意识地捏了把沙土,又松开手,看沙土散落。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华不注山下,赵过部现在如何?接应我军的人马可有消息了么?”

“赵左丞的军报,说他打算遣派小平章引女真骑兵来接应我军。但是,至今还没有消息。”

文华国抱腿而坐,遥望夜空,雷声隐隐,北风凛冽。他喃喃说道:“若佟生养能早点来,那就好了。”佟生养若能及时赶到。那么,山中的元军肯不肯出来也就都没有关系了。肯出来,有文华国消灭他。不肯出来,有佟生养击其后,做为配合,也能策应文华国过山。此是为一步连环棋。

为将者,便需要考虑到种种的可能。算无遗策,方有胜望。便在文华国忧心忡忡之同时,佟生养部已然百里路行有半数。

要说起来,派佟生养接应文华国的决定,赵过做出的很不容易,在执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当时,有许多的将校都表示反对,说赵过的此举,是想要把全军陷入死路。多亏了他在军中的威望,方才把反对者的意见压制了下去。

但是,既便如此,甚至在佟生养已经出了多半夜之后,就在王保保已经开始出城,准备展开对华山攻势的时候,全军上下依然很有微言,士气不振。便在赵过紧急召开的军议上,赴会的诸将多数垂头丧气。

可不是么?

赵过部满打满算,总共还不到万人,王保保却足有胜兵两万,敌人本就占有绝对的上风。还偏要再把最精锐的女真骑兵派出去,接应文华国。和自蹈死路有何区别?就连胡忠也持有反对的意见。

赵过看诸将低迷,忍了火气,问道:“诸公,为、为何都一言不?还是对本官派佟生养去接应文平章有意见么?有意见,便说出来!”

胡忠的地位比较高,仅次赵过、杨万虎寥寥数人,他也自恃立过不少的功劳,赵过叫说,他便说,跨步出列,说道:“有意见不敢。但是,以末将的看法,左丞大人遣派小平章之举措,确有不妥的地方。”

“你且说来,何处不妥?如何又才能稳妥?”

“文平章部两万余人,悉为骁悍精锐,猛将如云。如郭从龙辈,皆有万人敌之勇。又才从海东来,都是生力军。即便长白山中有鞑子埋伏,也不一定就冲不过来。我军何必分兵前去接应?依末将之见,我军之上策当为凭险据守。等文平章来,然后合力攻打济南。方称稳妥。估计此时小平章还没有抵达长白山,至多走了一半的路。左丞大人若是想要改变主意,现在还来得及。末将斗胆,请为大人亲传军令,追回小平章。”

附和者甚众。

杨万虎、邓承志、杨行健诸人也在座。同意赵过决策的人只有寥寥几个,他们都是其中之一。杨万虎闻言,勃然大怒,霍地起身,就待要开口斥责。邓承志也是跳起来。不等他两人说话,杨行健瞧了瞧赵过的脸色,伸手将之拉回座位,说道:“听左丞大人训示。”

邓承志虽为邓舍义子,年少,军中最讲资历,他说的话不见得能让人服气。杨万虎是邓舍爱将不假,胡忠诸人却不归他管。杨行健更为文官,没有言权。要想整合全军的思想,还得看赵过。

赵过拂袖而起,抽剑斫案,奋然变色,说道:“我、我军困顿济南城外两月有余!先是坐视杨、刘血战,不能救。如今济南城池已失,察罕围攻益都甚紧。山东战局之要点,可、可以说全在海东援军的身上。援军过长白山,绝不能有失!‘也不一定就冲不过来’?胡忠,这话你怎么能说的出口!等援军过来?诸位,难道不嫌晚么?

“小平章引精锐骑兵助我,我军又汇合杨将军的本部,战、战至今时,也没能拿下济南!为何?是、是因为鞑子太强么?泰山脚下,高延世、李子繁凭区区两千人,守御阵地至今,半步未曾退过!陈猱头*帅,以孤军守孤城,到现在还是稳如泰山!他们面对的敌手,莫、莫非就不是鞑子了么?一样的鞑子!为何我军如此无能?

“是我军不够精锐么?比比高延世、李子繁!比比陈猱头*帅!杨将军,你所部号称五衙,是为我海东有名的雄师,难道还比不上他们么?胡忠,你所部本为辽东红巾的精锐,攻城略地,何尝有过败绩?上都、辽阳那样的名城,都被你们打下来了!为何偏顿足济南城下?

“以本官看来,之所以数月来,我军连接败仗,寸功未立,不在敌强,亦不在我弱,唯在诸位不敢死战,心存怯意,为察罕、王保保的虚名所震慑耳!”

他这是在点名骂诸人胆小如鼠。尽管在与王保保的历次交锋中,诸将都尽了全力,这会儿却不免羞惭。人谁无点争胜好强之心?从军之人,争胜之心更盛。没有争胜心,怎么打胜仗?有了争胜心,才有荣誉感。

夜风吹卷帐幕,簌簌作响。帐内十数将校,没一人敢出一声,尽数屏住呼吸,小心翼翼,静听赵过斥责。

赵过挺身而立,仗剑在手,又慷慨说道:“何况,即便如


状态提示:44 深夜--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