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仙侠修真>金鳞开>二五五 戍兵骑马出萧墙(六)

盐铁一向并举,被视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汉昭帝时,霍光以昭帝的名义召开了一场大辩论,从盐铁是否由官方专营,继而讨论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由此而产生了《盐铁论》,成为后世治国者必读著作。

朱慈烺没有研究过经济学,但以他的社会阅历和认识,相信一条颠不破的真理:掌握国家核心资源的人,才是国家的真正掌控者。

钢铁正是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正处于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在兵器换代上有很大需求。

同时也因为大明是个农业国,高质量的农具还属于奢侈品。历史书上只会说某个时期的铁器已经普及,却很少解释铁器质量对耕种的巨大影响。

只有真正普及了高质量铁器,才能开垦出更多的荒地,才能最大化发挥深耕细作的技术优势。

如果将目光放远,只有冶金技术进步,才能制造出适用性高的车床,才有金属材料的发展,才有可能扩大生产规模,为进入蒸汽时代打下工具基础。

如此重要的核心资源,如今基本落在民营资本手中。朝廷希望能够控制铁矿出产,事实上却是驰废不堪。

高皇帝朱元璋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官家与民夺利,但是如果没有健康的技术流通环境,这种全民间作坊式生产——虽然可能造出樊家钢,但结果只是樊家一姓得利,其他铁厂仍旧用落后的技术、配方生产着劣质铁器。这对整个国家民族而言无疑是巨大浪费。

“你出人和配方,”朱慈烺道,“我给你徐州铁厂二成股份,交给你管。你也别觉得吃亏。日后大明境内的铁厂铁矿,官府必然要占九成以上的。”

许家福咧着嘴,努力想摆出一个微笑的面容来,结果却是比哭还难看。

“那樊家钢呢?”许家福终于咬着牙问道。

“他们如果和你一样忠心为国,还能有二成股份。”朱慈烺面带微笑。

许家福重重吐了口气:“他家最重小利。分毫不肯让人。我许家上下,日后就听殿下差遣了。”

“铁器大有作为,”朱慈烺满意笑道。“硬的有硬的用处,韧性大的有韧性大的用处。有些地方要厚重,有些地方要薄轻。你多准备些样品,整理好配方,小心不要流出去。”

许家福颇有些落寞,只是点头,好不容易熬完了这餐赐宴。便匆匆告退。

朱慈烺知道他不好意思问契约凭据的事。但是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讲究白纸黑字、红印为凭。若是不给他一个保证,难免好几天睡不好觉。

这时候便看出东宫侍从室的效率来了,许家福回到客栈刚洗完脚,合契的草本就送到他屋里了。只要他没什么意见,明日就可以自己去行宫用印成契。

朱慈烺从用膳的花厅出来,换了套衣服又去偏厅接见薛书言。他是宋应星门下,被派到淄川县颜神镇的玻璃坊进行实验器具和平板玻璃的研发。

朱慈烺常听人说有穿越众回到古代造玻璃。结果发现玻璃的制作技法早在魏晋南北朝就传来了。又照方以智的说法,泰西玻璃烧制法是郑和下西洋带来的,然后朝廷在山东淄川设点烧制。如果说古人自己弄出来的是铅钡玻璃,那么现在颜神镇出产的可的确是货真价实的钠钙玻璃。

在汤若望的技术指导下,以锡箔和水银为涂料的玻璃镜也试制成功,不用再去江南花高价购买成品。如果薛书言能够突破大块平板玻璃的技术瓶颈,山东还能多一样出口获利产品。

……

“这镜子照得还真是清楚。”

崇祯帝坐在床上,端着巴掌大小的玻璃镜审视着自己的容貌。

周皇后对此已经有些无语了。皇帝从用过晚膳就一直在照镜子,像是从未见过玻璃镜一样。当然,宫中过去的镜子都是江南、广州进贡的泰西货,而这块却是淄川县生产的明货,是东宫特意送来孝敬母后和皇伯母的。

“真是像啊!”崇祯感叹着,又高高举起镜子,看到镜中的自己已经是白发掺杂。

十七岁登极,十七年享国,最终却流落到了一个偏远之地的府衙里。

崇祯移动着镜子,发现自己的眼角有些泛红。

“自然是比铜镜真得多。”周后随口应道。

崇祯终于放下镜子,搓了把脸,按了按眼角,道:“我是说春哥,与我真是极像。”

周后坐在床边的绣墩上,对服侍的女官挥了挥手。屋里只剩下夫妻二人,她方才道:“是长得像,还是脾气像?”

“都极像。”崇祯长长叹了口气:“这些天来我时常在想,春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结果想来想去,总好像看到我自己。”

周后道:“知子莫若母,我早就看出来了。他那股执拗的劲头,跟陛下真是一般无二。”

崇祯没有否认。

“做事讲究,认死理,不沾酒色,为国事不顾惜自家身子,这些也都是跟陛下像得十足。”周后继续说道,让崇祯几乎听不出是褒是贬。

“我再忙的时候,也陪你们母子去园中走动的。”崇祯抗议道:“你看他,一出宫哪里还记得父母?”

“我总觉着,春哥好像早就看到了有这劫难。”周后幽幽道:“他一出宫就偷偷摸摸在经营山东了吧?”

崇祯没有接话,良久方才道:“虽则这孩子早慧,但若说有如此远虑,也太怕人了些。许是吴甡帮他出的主意。唉,吴甡啊,的确是宰辅之才,可为何朕要用他的时


状态提示:二五五 戍兵骑马出萧墙(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