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打垮敌人防御,但是敌人东岸桥头炮楼重新喷出火舌,形成了对大桥的封锁火力。几乎冲到桥头的突击队被火力拦截住,一时间死伤惨重。
如同日本人建造的所有战略桥梁一样,桂河大桥大桥两侧,各有一座大型炮楼,这是一个马强的*无法对付的目标。之所以没有使用*摧毁它,是因为预料敌人炸桥前,会撤出这里兵力,所以省了一颗*,用来攻击敌人集群目标。不料敌人竟然能重占这里,显然碉堡下面有地道,这是连爱德华上校也不知道的情况。他画的结构图中,碉堡下没有地道。
进攻的两个排很快就报销在桥头,徐冲的连续狙击,打死了射击孔后面数名机枪手,摧毁了两挺机枪,但是后续敌人一直冒出来,拼死用火力封锁桥头,显然他们正通过地道,不断向炮楼里运送兵力。
原本徐冲的兵力就少于对手,要夺取桥梁,就是要靠敌人晕头转向的功夫,迅速下手,但是这几挺机枪可能导致攻占桥梁的窗口期被白白消耗掉。他虽然可以用*,压制敌人射击,但是仍然无法一举摧毁碉堡,敌人的补充兵力正源源不断到来,而他的进攻部队,被压制在距离碉堡仅仅40米的区域,利用敌人撤退时留下的几辆损坏车辆作掩护,进行有限反击。部队连续发射勒美制火箭筒,但是没什么威力,发射的四枚中,三枚没有击穿厚重外壁,有一枚侥幸打进了射击孔,但是只杀伤了三层碉堡中一层的人员,随后,敌人又占领了第一层。
徐冲要求马强,立即带着使用温压弹药的120毫米火箭筒过来,现在他能想到的,只有靠这个东西摧毁碉堡了,自从419用完了激光制导*后,缺乏攻击这种目标的能力,所以这次,只能大费周章使用*。
马强穿上第5军军装,扛上十公斤重120毫米火箭筒,以及两发六公斤重的弹药,大步流星向桥头赶。
他的射击阵地,距离桥头有400米远,与徐冲的队伍分离,当然是为了不让本时代士兵看到包括反器材枪和编程弹药在内的现代武器,这具火箭炮当然也是未来兵器,但是现在管不着了。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桥头。无人机看到,第4师团撤离的后卫部队在打响后,停在了3公里外,似乎正在策划返回救援。
徐冲的部队一直知道右翼有友军火力支援,因为徐冲提醒过部队,不要管那个方向,以避免可能的误伤。
马强奋力向目标跑去,如果不负重,他可以在一分钟内跑完这段距离,但是背上这么多东西,显然会慢很多,但是他希望能将时间控制在90秒内。此刻桥头上正在死人,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那里,将碉堡里的敌人送上天。
徐冲的支援阵地上,一个机枪组看到一条大汉从前面跑过去,肩上扛着一个他们没见过的东西,似乎是一个大管子。这个东西不像武器,显然也不重,因为大个子如同风一样跑过来。机枪手猜,也许是木头的?但是拿根木头过来干什么?
徐冲用电台提醒过,不要干扰友军从阵地前通过。
徐上尉奇奇怪怪的命令这群老兵也见多了,有时候一个人带这个大包,夜间离开,白天回来,就能知道敌人部署;有时候他一个人带着电台出去,然后敌人工事就会被神秘友军摧毁。凡此种种,他们已经不以为意了。今天也是如此,原本没人相信能攻取大桥,但是对岸守军突然连续爆炸,把自己炸了一个七零八落,据徐冲说,是有己方间谍,潜入了敌人弹药库。总之,跟着他打仗,不需要太计较这些奇怪事情,只需要知道,他能带着自己走向胜利即可。
眼看着这条大喊从阵地前冲过去,冲上了大桥,有人认出好像是军部通讯营的人,也是件经常单独带兵出发的主,而且经常和徐上尉在一起,整个第5军,这样的大汉不多,所以很容易记住。
马强没有给自己留下观察敌人的时间,他直接冲上大桥。炮楼顶上,又增加了几名日军,他们躲在垛口后面,用掷弹筒反击,敌人正在渐渐稳住防御,如此下去,很难说他们会不会扳回一城。
马强站在桥头,躲到一处钢梁后面,他必须冲的太靠近,这个距离已经足够了,他也无需瞄准射击口,只需要击中碉堡正面即可。这种120弹药就是为摧毁坚固工事设计的。
旁边不断冲上前去的突击队士兵,大部分低头前进,没工夫看他,但是仍然有少数好奇心强的,忍不住看马强。看着他将一个大管子抗到肩上,这个东西比美国人巴祖卡粗多了,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马通过光学瞄准对准目标,实际上车上还有三角支架和辅助瞄准装置,不过太笨重无法带来了。他瞄准不断喷出火舌的射击孔,稍稍抬高些,无需测距,桥梁几何尺寸在他脑子里,他知道自己站立的这个位置,距离碉堡的大致距离。
轰的一下,*如流星般飞向目标,它从被压制的抬不起头的敢死队员门头上飞过,而射击孔内日军,看着一个火球直奔自己而来。
火球击中了碉堡正面,一个巨大的火球笼罩住了三层的炮楼,随即,橘红色火焰从碉堡的每一个射击孔内pēn_shè出,躲在顶部的几名日军,也被气浪掀起,抛到河里。
所有人都在想,这他妈是什么先进武器?有这玩意儿,为什么不早拿出来使?
马强移动到桥边,迅速将发射筒扔到下面河里,然后将另一发弹药也扔了下去,趁着别人不注意,他躲进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