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扫了一眼这群蹦哒的官员,缓步出班垂目道:“古书有言‘旱极而蝗’。直隶大旱已两月有余,流水干涸,才会催生蝗灾——依着众位大人的意思,莫非是去冬开荒的时候将那蝗虫卵翻了出来,经历冬日苦寒、夏日曝晒,故而孵化成群,为祸一方么?”

“这可真是‘蝗群俱从炎日出,灾殃皆自苦寒来’了,诸位大人可真是好学问——回去千万遮着点儿阳,免得一肚子书叫太阳晒过了,变成一肚子蝗虫飞出来!”

十三阿哥冷笑一声,提了声音不留情面地嘲讽了一句。他自小儿跟在胤祺身边长大,却也一点儿不落地把这毒舌的本事给学了下来,嘴毒起来能说得人恨不得直想撞墙。康熙望着这个儿子,眼里闪过一丝淡淡笑意,又迅速被沉色尽数敛下,扫了一眼那一群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的官员:“荒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农事都不懂就敢在朝堂之上指手画脚,尔等莫非另有所图么?!”

这话是绝对担待不起的,之前叫嚣着的官员一瞬噤若寒蝉,纷纷扑跪在地迭声请罪。一旁的八阿哥目光仿佛凝了一瞬,却只在转眼间便恢复了一贯的温和平静,出班俯身道:“皇阿玛,依儿臣之见,如今不是争论这蝗灾是谁之过的时候,而是当先讨论如何救灾安民,至于别的事儿——日后再议倒也不迟。”

“依着你八哥的意思,这蝗灾还非得找出个犯了错的人了——这可也奇了怪了,你干嘛不把蝗虫它娘找出来,问问它爹是谁?”

胤祥的声音刚落,朝中便隐隐的传来强忍笑意的抽气声。康熙有些头痛地揉了揉额角,忍不住想起当年自个儿心中对胤祺会不会把朝堂搅得一塌糊涂的担忧来——如今可倒好,那个臭小子动不动就在下头跑着不朝面儿,居然还给他教出了个再接再厉接班儿的来,尽职尽责地在他哥不在的时候接过大旗不倒,好好的朝会每回都被这哥俩搅得一塌糊涂:“胤祥,朝堂之上成何体统,还不快住口!”

只要不是面对自家五哥,胤祥骨子里头混不吝的拼命十三郎那一股子劲儿连他四哥都难管得住。康熙又是个从来都只斥责不动怒,明摆着纵容乃至隐隐鼓励的架势,十三阿哥每回见着说他四哥跟五哥坏话的都二话不说怼回去,反正怼了再认个错儿也就是了,这一套流程早已走得无比习惯,当即利落地拍了袖子打了个千儿:“皇阿玛,儿臣知错了。”

望着这个小十三跟他哥半点儿不差的行礼姿势,康熙的目光却也略略柔和了一瞬,又假意沉下脸色道:“下回再犯,就给朕回你的丰台大营练兵去,这朝会你也不用再来了。”

“喳,儿臣记住了,以后绝不再犯。”

胤祥朗声应了一句,老老实实地起身退到自家四哥后头,眼观鼻鼻观口口的脸色却已有些不好——老十三这话已是明晃晃的犯混不讲理了,可皇阿玛就是明摆着偏向,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也跟着拍落了袖子跪下道:“皇阿玛,儿臣并非是那个意思,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儿臣只是想说——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筹划救灾应对之策……”

他身上已经被扔下一个刑部的烂摊子了,这一个是怎么都甩不到他头上的。这蝗灾甚至比水灾还叫人头疼,蝗虫是长了翅膀会飞的,根本没法预测下一个受灾的会是哪儿,只能等着全被吃干净了再放粮救灾——如今朝中能管这种事儿的只有四阿哥跟五阿哥,当初为了开荒免赋跟户部对磕的就是他们两人,如今却又灰头土脸地回去放粮,甭管是天灾还是*,传出去都是难免有些不大好听的。

“皇阿玛,既然八弟这么热心于救灾之事——儿臣倒有个拙见,您不如把刑部的差事交给老十三,叫老八去放粮去吧。总归他协理户部,这事儿才当是他该管的……”

这些年来都不怎么在朝会上开口的太子忽然出列,语气竟是罕有的正经,只那一双望向八阿哥的眼睛里头,竟是隐隐带着些残忍冰冷的笑意。


状态提示:第131章 蝗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