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中看微观,这是一句很装逼的话,王扬一直这么认为,给人一种看不明白,但觉得很厉害的感觉。
其实说白了,就是从整体看细节,难怪古人老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
明明可以说得很简单,很直白,却非要搞得那么深奥,装给谁看?
所以王扬很直白的告诉那大人,你只看到他最后的成功,却没看到他背后的努力,想要像他那么成功,就得学习他怎么努力。
“恩,这句话貌似也很装逼。”
干咳两声,王扬将话给点破了。那大人明白了王扬的意思,那些厉害的人,不是天生厉害,而是有了厉害的练习方法。
想变成厉害的人,就得从他们身上学习。
大人崇拜的对王扬竖起大拇指,王扬和他的这段交流,实在是让他茅塞顿开。
他激动得想要离开,去看那些厉害的人是怎么厉害的,结果一下就被王扬拉住。
王扬告诉他,找到了方法就和其他人分享,一样别告诉他们方法,只让他们从厉害的人身上找优点。。
他点点头,快速离开。
王扬微微一笑,很是满意,他深深的明白,如果这个大人不将这个办法告诉其他人,那么其他人依然比不过他们。
而他,无非又是一个其他人眼中的“天才”。
但是他将方法告诉了其他人,那么便可以将差距拉回来,将比赛重新变得公平。
差距不大,才让人有竞争的心情,最后一名不会去和 第 316 章 观察不够好。就是死脑筋,不会变通。
王扬一直想要锻炼他们的变通能力,经常让他们自行思考,自我判断。
可现在发现,也就只有驱赶者和张三那些人的脑袋灵活,因为他们经常要处理部落的事情,要和王扬讨论部落的发展。所以想得比较多,想更比较远,脑袋比较灵活。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那些脑袋灵活的人。可以在部落中取得更高的地位。
现在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王扬很怕和他们出现思想上的断层,那样的文明延续不长久。
说不定自己一死,其他主事的人一死,部落就要打回解放前了。
他想让众人更灵活一些,别老是等自己明确的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该干什么,要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思想。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这么个道理。
给他一条鱼,只能吃一餐,教会他打渔,受用一辈子。
希望这次过后,众人在遇到困难时,会更多的想办法,解决困难。
揉了揉眉心,王扬直感觉自己都把心给操碎了。
“哎,脑细胞死了这么多,怎么才能补回来啊?吃点儿坚果有没有用?”
……
那名大人反复思考着王扬的话,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刘三的身边。
刘三天天都在开采黏土,身子虽然瘦弱,但并不对繁重的体力活有任何抱怨,他知道这是在帮部落做事,能让所有人都变得更好。
有时候实在是累得不行,就停下来歇息,或者干脆休息一天。
这是王扬对他们说的,感觉不舒服就休息,别累坏了。
他们很自觉,不会借此偷懒,或许在他们的世界观中,还没有偷懒的概念。
不过休息的次数实在是少得可怜,毕竟无论是王扬,还是张三驱赶者他们,都天天干活,部落里的核心都在工作,他们怎么敢休息?
这时候是中午,众人要回到部落吃午饭,他跟着刘三回到部落,开始和刘三交谈。
问他:“你怎么那么厉害?天天拿第一。”
刘三笑嘻嘻的对他表示:“多写,多画。”
大人没明白,刘三也不隐瞒,他或者说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骗人,什么叫隐藏宝贝,十分的单纯,有人问,他就说出去了。
可忽然间,他有点儿发愣,到底该怎么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呢?
他不是王扬,没有一整套完整的逻辑体系,也不会比喻,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十分的困难。
于是他直接指了指王扬,找王扬,什么都可以解决。
他迷糊了,对他表示,王扬已经找过自己了。
找过你了还没弄明白啊?刘三觉得很是费解,自己有心解释却解释不了,索性让他跟着自己,多看看,说不定就明白了。
他跟着刘三看了一天,惊奇的发现刘三在和其他人交谈的时候,都在用象形文字交流,他不禁画出刘三利用文字交流的经过,问他,是不是这样?
刘三点点头,就是这样。
他恍然大悟!开始了自己的练习。
他发现,在一开始的时候有些生涩,与其他人交流之时,由于习惯的问题,总想画复杂的画,但他强迫自己改正,强迫自己用象形文字代替。
渐渐的,他感觉自己将那十个字牢牢的记在心里,随时都可以运用。
他无比的开心,心情非常激动,他找到了可能成功的办法。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他开始利用这个办法磨练和文字的熟练度,每一天都能看到切实的进步。
每一次通过比赛,他都发现自己和第一的差距在慢慢缩小。
一开始他画了一半,对方就画好了,后来他画了大半,对方画好了,再到前一天的,几乎和那人同时画好。
练习文字,是有极限的,当越来越熟练之后,就很难再更快一点了,显然,对方感受到了这一点。
对方早已经将每个字都熟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