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远古征服传>第462章 九年

华夏元9年,春。

姆帝国和利莫利亚国并入中华联邦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骊山牛”顺利成为了利莫利亚国的新一代国王,“羲和山峦”成为了姆帝国的王。

这两位都是华夏的人,而且,这两个帝国的主体民族也是神州的一支,在两位新王的带领下,民众的改造与教化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全国标准的发式与衣冠(主要是汉式与现代式)已经推广出去,盘古教也要求全民信奉。

这一年,全国上下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很多机构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

因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盘古教也作出了调整,除了主要教义是“华夏化身人皇带领民众走向光明”外,还添加了神州各族传统文化的崇拜,比如龙、蛇、太阳、月亮、盘古等等,因为涉及的信仰物比较多,这已经不只是对盘古教的崇拜,所以盘古教也正式改名为“道教”,“道教”成为中华联邦的国教。原来的城主、巫员、驻军员,三权分立制不变。

因为在之前花部落就有一本书是专门记录各部落的信仰与图腾的,所以‘种花人民出版社’在华夏的授意下,就整合神州各族的宗教文化信仰,再结合导人向善的道德教育,编写了一本全新的教派书籍---《古道德经》。

国内包括诸侯邦国的所有人必须信奉道教,必须按照国家指定的发式与衣冠进行着装打扮,人民的身份证上只显示“华夏族”。全国统一了度量衡。保留伏羲象形文字的研究学科,所有邦国、郡县使用的文字都必须是华文(简体汉字),并且要说华语(不是经过几千年演变的普通话,而是这个时代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标准神州语言。)

红薯、土豆、玉米、花生等高产作物经过上年农业部的试种植,已经采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

高产作物确实值得种植,所以从今年开始,由各个州郡给下属的县(也就是以前的城寨)的农民进行推广种植,开始动工为每一个县至少建造一间化肥厂,肥料可是农业之根。(ps:因为后世的化肥可是要经过多种化学手段制得的,但现时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所以化肥厂会用骨头、磷矿石来生产磷肥、用木炭草灰等废料生产的钾肥,至于氮肥,就只能用农家肥,或者用各个养殖场的动物粪便。)

教育方面,原来的高中制度升级为大学制。每一个县设立一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校,小学和幼儿园则视某些村落分布而另外加设。每一个郡设立一间大学和一间高等级的高中,实行九年免费教育制,书本、学费全免。每一个县设立聋哑人学校、残疾人学校和残疾人职业技校,每一个郡也设立一间残疾人大学和残疾人高等级高中,实行人人有书读的政策。

残疾人方面,国家给予金钱补贴,教育全免,房产税等方面也给予减半的优惠。

医疗方面也是一样,在每一条村设立一间乡村医院,每一个县设立一间标准医院,每一个郡设立一间大医院,小病到村医院,中病到县医院,大病到郡医院。

每一间郡级的大学还设有一个医疗系,战争抓来的奴隶和死刑犯给医疗系的大学生进行解剖、操刀练习、试药等。

工业方面,一些工业也开始逐步放开给民企自行生产,比如家具制造、榨油、粮食加工、制陶、烧砖等无伤大雅的轻工业。当然,粘土、树木资源等还是属于国家监管。至于金属冶炼、造船、造车等战略性工业还是属于国有。

商业也是一样,每一条村子设一间商店、每一个县设立一间大型超市和市场,并设立“墟日”,让县亥下的村子每到一段时间就到县市场进行农副产品的交易,促进农村商业的发展。每一个县还设立一间农业税收所,农民要在秋收时节,把收获的粮食运到农税所上交公粮(农业税)。

每一个县还建立一间银行,方便人民群众存钱,同时发行国债,用于国家建设的资金周转,让国家的金融事业起步发展。

至于那些自己到山上打猎、卖鱼、卖草药的人,也可以到市场要一个摊位,只要交税就可以在市场上摆卖。当然他们不在市场上摆卖也可以的,但前提是他们不在城管管亥的范围内摆卖。

治安方面和法院方面跟以前一样,农村就让村长自己雇佣村里人解决,村治安员的工资由国家支负,每一个县设一间派出所,每一个郡设一个治安总部和法院。

一条条改革提议由华夏自己亲自草拟好,然后再交由会议院去进行审核讨论、查漏补缺。当然啦,其实提议的最终决议权最终还是属于华夏所有。毕竟人无圆人,他只不过是想看看各位官员的看法,看看自己有什么错漏或者改革项目的利与弊。

很明显,华夏按照后世社会草拟的改革提议非常符合现在的需求,参与会议的官员个个表示赞同。

整个春天下来,上述这些提议已经落实并实施起来,落实这些改革项目后,今年的诸侯邦国朝贡又开始了。

因为首都洛阳还没有建造完成,中华联邦国的临时首都还在荆州,现在,整个中华联邦国的最高行政机构、最高的科研机构等等也聚集在这里。

现在,有熊邦国、九黎邦国、神农邦国、西王母邦国、琼邦国这些诸侯国已经全部废除,州郡取而代之,不过,北方领土还没有全部收复回来,比如内蒙和东北还在别人的手里。

川蜀地区在玄嚣的管制下已


状态提示:第462章 九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