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调教太平洋>三九八 宣战的底气

很少人知道,当美丽的檀香山在自己手中两年变了个模样时,其实他也早已通过智利等国,以夏威夷王国的名义,趁着世界都不重视时,买下了大量的专利技术,还有填满了整个仓库区的机器设备。

当日本联合舰队被全歼,登陆琉球后,又一次利用机会购买急需的机器材料,再次堆满了岛屿。

事实上,时至今天当时那种疯狂的囤积式储备还在发挥效果,要是没有那种囤积,没有看似压死资金的不解行为,又何来如今的已成规模的东北工业区呢?

尤其是他对造船业执着而疯狂的投入,使得在目前工业能力还很不足的情况下,在夏威夷船厂搬迁合并入北方后,硬生生搞出了具有世界级规模,甚至一些技术还遥遥领先的大连,丹东和琉球三大船厂。

是的,国内是还有很多不足。

比如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私营工商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但这还是不能改变新华正在快速发生改变的现实!所以坐在对面的李恩富和黄子辰面带微笑,悄然交谈中甚至带着一丝骄傲,是的,是骄傲!

因为他们今天带来的,是一份至关重要的经济数据!

作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指标,钢铁产量一直是最硬性的指标,进驻檀香山开始,李默就很重视钢铁的发展。

为了配合造船厂,他在土地狭小的情况下硬是搞出了一座可以年产五万吨钢铁的炼钢厂,占领琉球后又建了一座同样的钢厂,后来又悄悄在台湾建了一座。

但问题还是很大,关键的不是他没能力,也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没有足够大的土地。

直到进入东北,情况才得到改观,两年里他向英美等国采购了大量的炼钢设备和机械,最终在原材料都还没彻底解决的情况下硬是砸出了可以年产百万吨钢铁的奉天钢铁厂,在钢厂建造完毕甚至还没开工的情况下,他又陆续花了三年时间建造了同等规模的大连钢铁厂,长春钢铁厂。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疯了,因为那时东北三省可以立刻开采的铁矿资源少之又少,满清全国每年的钢产量也不过两万吨,根本不需要那么大的钢铁厂。

但当茂山铁矿定位成功,东北三省陆续发现铁矿后,怀疑的声音渐渐变小了,可大家还是觉得有些浪费。

可今天,随着这份统计报告,一切怀疑都烟消云散,从1895年刚进驻东北时只有年十万吨钢铁的产量,到今天仅仅是东北三大钢厂就可以达到两百万吨!

汉阳钢铁厂和台湾钢厂都完成了一期扩建,海南,上海长兴岛、广州、昆明四大新钢铁厂也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随着当地资源加大开采,澳大利亚和吕宋等海外富矿区得矿石也开始往那里转运,只要在有两年,南方重工也将至少可以每年提供两百万吨钢铁。

这还没算加紧建设的大西北重工,银川,包头,攀枝花,嘉峪关,乌鲁木齐这些钢铁厂,如果再有几年时间,那么等到1910年实现全国一千万吨产量的目标是完全现实的。

虽然比起美国去年一千四百万吨的产量,今天的新华连对方的零头都没到,甚至总体比沙俄的两百五十万吨还差了五分之一,而且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也不太可能追上美国,但比起满清是却是强上太多太多。

随着建设大潮越来越汹涌,国内对钢铁的需求也是急剧增加,仅仅这三年间,政府就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了一百七十万吨钢铁,两万五千台各类机械来满足国内需要,这还没算民间自己的交易。

这是个巨大而沉重的负担,为了各地的建设需要,如今政府赤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亿蓝币,相当于国内每个人背上了五块钱的债务!

但这个情况也随着今天这份报告开始加减消散,根据这份刚刚统计出来的上半年经济报告显示,仅仅是关税一项,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半年的全国财政收入更是达到了三亿,比起四年前翻了整整五倍!

这些数字或许很枯燥,或许很让人无聊,但就是底气!

和俄国打一场国家战争的底气!

李默微笑着放下经济报告,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宣战吧!”


状态提示:三九八 宣战的底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