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魏王侯>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别
的情形定然是大变样了。”

小妹和陈文珺眼中也是有些神往,女孩子看似保守稳定,其实内心也不乏冒险的激情,特别是一桩事物还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又有着宏大的未来,对女性也是有足够的吸引力。

而主持其事的男子,在女性心里更是有着崇高的地位,这也是女性特有的浪漫情怀。

小妹想着的是在澎湖配合兄长的魏翼,而陈文珺毫无疑问是在想着主持一切大局,定下大计主持所有一切的徐子先。

陈正志突然感觉一阵无趣,索然无味……

他对小妹道:“吴先生决定了没有?”

“还说要等着看看岛上的成效……”小妹轻轻一皱眉,说道:“不过我看他还是心动了。”

徐子先推出了外人看起来相当疯狂的学校计划,岛上现在已经有适龄的学童和学子过万人,大魏的学堂一般也就是几十人,这就算是比较大的私塾了,一些较为出名的大型书院,学子最多也就几百人。

一次收过万学子,就算是京师的太学生也没有那么多,这个计划对一个普通国侯来说,说是疯了也并不为过。

但东藩那边办学的事,还是在徐子先的决心和意志之下,不断的推行了下来。

东藩与福州两边来往的人较此前增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还是陆续有愿去东藩的贫民,匠人,不断的被福船运走。

南安侯府在东藩的额定人数是万户,现在还远远达不到标准,福州这里,对移民被迁走一部份贫民减轻地方压力也是乐见其成,是以到目前为止,放行移民仍然是既定的政策,并没有受到刁难。

办学的消息传过来之后,有人诧异,有人讥笑,有人不为所动,但对更多的贫民来说这是相当利好的消息。

改变人的命运有很多办法,但读书毫无疑问是最公平和最高效的办法。

不要说考中秀才,举人,成为人上人,就算是稍微学一些文字,律令,也有可能被选为吏员。

大魏对吏员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足以养家糊口。

或是学些文字和算学,也有可能在商行里出人头地,而一般人家的子弟想学这个,得从五六岁开始到商行里当学徒十几年,到二十左右出师才能拿薪俸,在此之前,学徒十分辛苦,甚至很多人坚持不下来,当学了十余年之后,他们才能出师,成为拿薪俸的大伙计。

南安侯府会无偿帮助贫家子弟从孩童时开始学习,而且提供未来的就业道路。

不管是商行店铺的伙计还是未来的掌柜,或是大匠,水手,军官,吏人,乃至官员,最少有好几十条道路等着被选择和确认。

光是这一层的吸引力就相当之大,甚至令人无法拒绝。

包括吴时中这样的大儒也是。

因教施教,有教无类,这是一个儒者的信仰,一旦有机会,真正的儒家是无法拒绝的。

这么庞大规模的教学计划,最少要兴修好几十座大型的学校,聘请数百名教之下的学房便是总理其事的机构。

吴时中保留宾客一职,右辅,兼判学房,这是对其最好的安排。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