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她觉着住城里,肯定没乡下好。

但现在看着高教授这个城乡结合的房子,周燕心里有些蠢蠢欲动。为了以后的子孙后代着想,她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乡下。总要找个工作在城里安家落户,如周翠花所说,给孩子们留个铁饭碗,一辈子吃穿不愁。

不过这个时候要想上城里户口十分不易,一个是要随父母上工厂的集体户口,再一个是拥有城里房子,就可以安家落户成城里人。不管是哪一样,周燕都不达标,想在城里落户,只能靠买房子这一条路了。

“是我的,周遭还有好几个比我这还大的屋子,曾经也是我的呢。”高教授说完,一下明白过来,盯着周燕看:“姑娘,你想买房子?”

周燕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抿着嘴冲他笑。

高教授一下了然:“我这套房子是国家分配的,周遭的房子也都分配给别人了,想买可不容易。”

“都分配给什么人啊?”周燕十分好奇。

“那些对建国有功劳的人。”高教授目光闪烁了一下,提点周燕,“不过那些有功劳的,多半死了,分配的房子都是给他们的后代,基本都是败家仔儿……”

懂了!要想买房,等就成!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三年大/饥/荒,周燕不信到那时候她没空子钻!

午饭是在高教授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里煮的,用高教授的话来说,这附近住的都是豺狼虎豹,偷煮食儿要格外的小心,省着被他们闻着味儿,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有周燕送的米面,高太太便蒸了一小锅白米饭,三个拳头大小的净面玉米窝头,煮了一锅辣乎乎的水煮鱼。

许久没吃过精细粮食和肉菜,三人一阵狼吞虎咽,把鱼汤都喝了个精光,齐刷刷地坐在椅子上打嗝。

高太太是个留着民国波浪卷头,穿一身精致贴身旗袍,脸上施有淡淡薄粉的精致女人。吃完饭,她拄着拐杖,拒绝高教授和周燕的帮忙,自己收拾好桌子,把碗筷洗刷干净。

再把剩下的米面交还给周燕,嘱咐她精细粮食/精/贵,最好搭配着粗粮吃,那样吃着粗粮也好受些,不割拉嗓子。

周燕不想要,今天一天都在麻烦人家高教授,这点米面本来就是答谢他们的,哪能蹭了人家一顿饭,又把送出去的东西收回去呢。

她正打算把米面还回去,忽然听见高家大门被砸的哐哐作响,兼夹着一个男人叫开门的声音。高教授唰的一下站起来,示意高太太回屋休息:“我去看看,你就在屋里别出来。”

地主婆,是周艳给周燕取的外号,来源于赵梦如这个地主小姐。用周艳话来说,大地主婆生的女儿,可不是就是个小地主婆吗!

晚饭的时候赵有恒顺口跟周老太太说,他要在村里多买些粗粮粮食回去,到时候就要劳烦周家出两个人帮他搬粮食去县城。

周燕便立即搭话,说是让大房的墩子,和二房的二狗帮忙搬。他们两个,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二岁,都是半大的小子,时常帮里家里干农活儿,帮忙搬粮食是完全没问题的,正好他们也可以跟着去城里玩玩。

对此,赵有恒没有意见。旁边的周艳一听可以去县城,也举手表明想去。哪知周燕一句“丫头片子跟去能干啥”的话儿就把她给打发了。

在饭桌上哭闹撒泼无果后的周艳,这不刚吃完饭,就过来兴师问罪了。

这么一看,这两人的名字很绕口是不是?

其实周艳本来不叫这个名字,当年她娘周翠花和周燕娘赵梦如一同怀上身孕,周翠花处处看这娇滴滴的赵梦如不顺眼,啥事儿都要跟她较个高低。听闻三房的女儿叫周燕后,她便把原本叫大妮儿的三女儿名字改成了周艳,为的就是压赵梦如一头。

你的女儿不是叫报喜入窝的燕子吗,那我的女儿就叫艳冠群芳的艳花儿,看谁比得过谁!

还别说,周翠花和周建立两口子长的不咋滴,生出来的周艳却长的白净清秀,除了身子有些圆滚外,看着倒是个清秀小佳人。

不过跟周燕比,周大妮儿还是差了一大截,谁叫人家赵梦如就是个大美人,她生的女儿能差到哪里去?

周燕刚穿过来的时候就借了周老太太的铜镜,看了看自己的容貌。镜子里的女孩披散着一头乌黑的头发,精致小巧的脸上一对黑汪汪的无辜大眼,高挺秀气的鼻子,衬着粉色软嫩的唇,说不上来的柔美,生生惹人怜爱,仿佛任你有一丝杂念都是罪过。

用一句矫情的话来说,那就是天仙误入人间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不是年纪小还没完全张开,又因为失血过多,皮肤白的惨不忍睹。就这副绝美的皮囊,说是村里第一村花都不为过。

大概就是因为拥有这样好看的皮囊,生生把清秀小佳人周大妮儿给比成了杂草杂花。周大妮儿便继承了她娘爱挑事儿的‘优良传统’,从小到大和周燕处处作对。

两人因为年纪相仿,又是同性相斥,性格相同,谁也不让着谁,整日在家里吵吵闹闹。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家里人究竟喊谁的名字吵闹不休。

周老太太被她们吵的心烦,最后拍板,周艳叫回大妮儿,周燕叫成燕子,这样名字就不会弄错,也省得她们两人老吵架。

建国后,人们都爱改名字,改成什么保家卫国的名字,恨不得将自己一颗红心掏出给伟大领袖看看,他们是有多爱主席,多爱新中国。作为改名大军中的周家三兄弟,因此对周老太太的做法


状态提示:34.034--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