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灰溜溜从身边而过的凌姨娘,冯蕙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自己过来本以为是要收拾残局,谁料婉娘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惊喜。从今之后,母亲再也无需为凌姨娘烦恼,自己也无需受庶妹的气。

冯荇示意妹馔肥塘ⅲ自己进了书房复命道:“二妹已送到后院,满嘴依旧是不堪之语,儿子已吩咐婆子严加看管。”

冯尚书满脸愧色道:“让姑娘见笑了。待到德妃娘娘康复,微臣少不得前往谢罪。”

婉娘心中咯噔一声,若是冯尚书去德妃宫中请罪,自己岂不是要暴露了身份。

婉娘忙笑道:“冯尚书若是前去请罪,被有心人看了,岂不是给德妃娘娘添乱。”

德妃特特装病来提醒自己,自己若是前往谢罪,岂不是正巧被都察院的人抓住把柄。

冯尚书恍然道:“姑娘提醒得是,是微臣失察了,此时微臣应该与德妃娘娘避嫌才是。”

“近段时间都不要与德妃来往。另有一点,明面上,德妃娘娘也会与冯尚书生疏,请冯大人不要往心里去。”婉娘替宫中德妃先埋下一个伏笔。

冯尚书一一称是。

冯荇终于忍不住,问道:“敢问婉姑娘,为何方才凌姨娘说起姑娘曾与徐府定亲,又说姑娘失了亲事?姑娘到底是何人?”

“大胆。”冯尚书叱责完儿子,赔笑解释道,“犬子无礼,请姑娘担待。”

年轻人有冲劲,有警惕性,又不畏惧权贵,很是难能可贵,婉娘眼中流露出赞赏,点头笑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有子如此,冯府可保五十年不衰。”

冯尚书又是一禀,当年自己效忠于德妃娘娘,也曾问过德妃为何不倚靠苏首辅,而看好自己,记得德妃娘娘也说了一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听了此话,冯尚书更加笃定,眼前此女,必定与德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冯荇不知此中缘由,挺身道:“婉姑娘恕罪,凌姨娘和二妹平时虽然骄横跋扈,对母亲也不甚恭敬,但毕竟是我冯府之人。如今婉姑娘一句话,就禁足了凌姨娘,囚了二妹。在下虽然官位低微,但却是冯家嫡子,肩负着冯家的安危兴亡,故而不得不多问一句。”

铿锵有力的一席话,让冯尚书有种老怀畅快的感觉,他叹道:“平日是为父忽视了后宅,让你母子三人受委屈了。”

“往日若问起我的身份,我必定是不说的,此次……下不为例。”婉娘低低说了一句,“九霄!”

冯尚书和冯荇齐齐变色。

九霄是开国始皇帝设立的,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却屡建奇功。

九霄的存在只有近亲皇室和肱股大臣才知道。九霄的首领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唯有皇帝知晓此人的身份。

冯大人是从德妃口中听说过此事,而冯荇则是从赵王口中听过只字片语。

冯大人忙道:“原来是九霄大人,下官失敬。”

这女子虽然说出了九霄,但若也是道听途说,岂不是让她蒙混了过去。冯荇追问了一句道:“不知大人是九霄的哪一宫?”

“玉霄!”

九霄分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振霄、紫霄、太霄,每一霄下头都直接听命于霄主。更奇的是,九霄并无门户男女之见,贩夫走卒、女子娼妓和尚,若是有一技之长,皆可为九霄。

冯荇再无疑问,深深鞠了一躬。

“我就住在旁边的徐府,若是有急事,可悄悄遣人来找我,我若是有事会让丫鬟茱萸上门。”婉娘看了看天色笑道,“不早了,冯大人还要处理家事,我就不叨扰了。”

冯尚书忙道:“我送大人出去。”

“冯大人不必客气,我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婉娘,大人的称呼不敢当,冯尚书亲自送出门就更不妥当了。对外就说我是串门子的也好,打秋风也好。”

冯尚书惭笑道:“婉姑娘提醒得是。”

冯荇吩咐外头侍立的妹妹冯蕙道:“妹妹着人取一串钱来,再让婆子送婉姑娘出偏门。”

冯蕙并不多问半句,取了一串钱,亲自交给婉娘道:“母亲吩咐我前来照应婉妹妹,谁料反倒是我们承蒙了婉妹妹的照应。”

一语双关,既是说对冯府的照应,又是说婉娘扳倒了凌姨娘,对自己母女的照应。

冯蕙长得不如冯妙莲美艳,但五官温和娟秀,让人看着觉得舒服。

婉娘感慨,即使自己不插手,冯夫人有干练老成的儿子,又有大方娴静的女儿,料来凌姨娘也翻不出大风浪来。

此时,冯夫人急急赶来,笑道:“听敬嬷嬷说,婉姑娘在书房和老爷说话,我安排了搬家之事就急忙过来,姑娘何不用了午膳再走?”

冯夫人和冯蕙长得有些相似,比冯蕙更丰腴些,圆脸显得温和慈美。

婉娘给冯夫人请安,笑道:“还有些旁的事情要办,就不叨扰夫人了,得空了婉娘再来给夫人请安。夫人是有福之人,福气还在后头呢。”

冯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待送了婉娘出去,冯尚书吩咐儿子道:“荇儿,搬家之事已是传了出去,若贸然不搬,反倒让外头人嚼舌根子。你去找一处空宅子,我们先租下来住着。凌家之事,你协同为父一道处理。”

冯荇忙道:“儿子遵命。”

冯尚书将后宅之事托付给了冯夫人,又吩咐冯蕙道:“若是有机会,不妨暗中交好婉姑娘。”

冯蕙轻轻一福道:“女儿心中


状态提示:15.九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