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中外英雄传>第三章 群英之会

宋继柳和妈妈仍然一人握着一把手枪,目不转睛地盯着董龙,深怕这个清庭走狗搞出什么花样子来。仲八见此,猛地吸了一口烟说:“好!我们派人去攻打赣榆城,你作个内应怎么样?”

很有些心计的董龙,原来没有想到仲八会直接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他暗自决定:“先应下,事到临头,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吧!”董龙在这样的思想指使下,便说:“义不容辞,理当效劳!”

仲八一边听一边瞟扫着董的眼神变化。他听到这里,抽了口烟揣猜着对方的心理又说下去:“我在你突然提出要入青帮的要求以后,临时琢磨了这个办法!为的是给你制造个机会,让你借此机会表现一下,立个大个功。这样,你可以将功折罪,将来也好同老百姓交待。”

“对仲会长的一片心血,鄙人万分感激终身难报!”董龙没容仲八插言,又迫不及待、急不可耐地说:“仲会长的那个办法,实在是高招,妙策!我, 佩服,实在是佩服!你说咱们什么时候下手干哩!”

“呀!这我倒没想!”仲八道:“你看怎么好?”

“叫我说,事不宜迟,夜长梦多!”董龙赶紧说道。

“这话不假!你看看……是不是咱今天夜晚就行动?”仲八盯着董龙的双眼问道。

“好!”董龙双手一拍道。

攻城原因,宣统三年﹙1911﹚秋,赣榆太和市上庄镇张家湖秀才张大憨被杀,赣榆知县曹运鹏不会办案,先拘大沙河镇土地神审问,次去城隍庙焚香求签,错捕末山匪首孙秩坠的五叔。

秩坠打算劫狱救叔,找仲八相助,仲欣然允诺,遂分头串联。时值武昌革命军兴旺,清廷摇摇欲坠,经仲八、秩坠鼓动,众绿林好汉揭竿而起,联庄树旗,四乡嗷嗷待哺饥民纷纷加入匪伙,准备破城救人,开仓济民。

攻城的方案,以及当晚行动的计划,都是仲八同孟昭远、孙秩坠等侠盗、分会长早就商量好的事。现在他正在等着董龙这句话。可是?他听了这句话以后,却表现出一种毫无准备的神情,思索着说:“哎呀!那太急了吧?你们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来得及……”

“那,那好吧!”

仲八稍一停顿,又忽然变换了口吻,带着一种绿林老大特有的决断表情,说道: “就这么定了啦!”

“感谢仲会长的关照!”

“对这件事,你一定要当作一项军令来执行!”

“是!”

“军令意味着什么?我想你是明白的!”

“明白,小的太明白了!”

“你回去安排好了以后,要在中午饭前派人来联系一下,将你安排的情况向我报告,我们再把联络暗号等事宜告诉你……”

“俺可要走了吧?”

“那你就先回去吧!不过—— ”仲八把话一转,又说:“我再赠送你一句古训: ‘好汉不吃眼前亏。’好啦回去吧!”

董龙连连道谢,转身离去。

仲八也站了跟着相送,出了大门止站立不前,带着蔑视的笑意望着董龙的背影。董龙可能是因为坐的时间太久了,两腿已经麻木了,如今一瘸一拐地走着。他那本来还算高大的身形,而今在仲八的视线中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当小到象个小野兔的时候,在一片小茶树林消失了!

过了一小会,宋得森、孙秩坠、孟昭远和青帮上的一些大小头目,忽呀忽地全跑到孔子庙里来了。他们每人都带来一张笑脸,还有一身汗,齐打忽地围拢在仲八的周围散散乱乱地站了一圈儿,七嘴八舌地问道:“老大,谈得怎么样?”仲八面对大家伙的询问声,笑了笑大声说:“应该没问题!可以说,很好!”

这是一句很明确的话,这是因为,在董龙到来之前,曾进行过细致的分析研究,并作出了一致的决定。宋得森首先问道:“会长,那个小家伙全应下啦?”

仲八清清嗓子道:“大清朝快完蛋了,这不假。时值武昌革命军兴,清廷摇摇欲坠,四乡嗷嗷待哺的饥民纷纷联庄树旗,揭竿而起。可是?那些特别顽固的敌人,由于他们的本质所决定,是不会因为快完蛋,而立地成佛,他们更改变不了其吃人的豺狼野心!比如说,知县曹运鹏和王朱樊村的王佐良等反动人物,是很难改变其立场的!”

“绝对会的!”这是继柳接上的一句。

仲八摸了一下继柳的头说:“小家伙真行!可是?据分析认为,此人的为人较忠厚很讲义气,特重感情,干的坏事也不是太多,是不太可能搞什么鬼名堂来的。”

大家伙纷纷表示赞成。

仲八又盯向宋得森说:“要想攻破县城,就要有优势兵力,光靠我们外围的十股力量是不行的!万一姓董的出了什么问题帮不上忙,这又怎么办?……”

“好办!”得森插嘴说:“我去召集城里秘密的青帮兄弟!”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仲八说,:“这样吧——城里那三个组的秘密兄弟,都归你调用!”

“好!”

“还要记住—— ”仲八叮嘱道:“在城里敌人内部,我们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在攻打城门时,需要充分利用那方面的有利因素……”

“好的!”

宋得森的话音未逝,孟昭远又接上了:“会长,我呢?”

“你原来主攻的任务不变!”仲八说,“再给你加上一条要求——”

“什么要求?”

“你负责和狗知县曹运鹏讲明白——逃向青口,那是不太


状态提示:第三章 群英之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