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太平天国>第六六六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七十六)

德川家茂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天皇陛下一行此时的消失,居然竟是与他真正彻底决裂的开始

毕竟不管这一行人的老婆孩子们,可还都一个不少地被留在了他德川家茂的手里,因此,这件极其意外发生的事情虽然令他的那位鲍林总顾问顿时大惊失色,但德川家茂的反应却并不十分激烈

当然,找,那还是必须要赶紧去找的,如果没有了孝明天皇这个大宝贝,他的计划岂不就都成了泡影儿

于是,德川家茂面对着跑得满头大汗的有马七,先是一番严厉的痛斥,接着开始下令,一定要把这些临阵脱逃的大和败类都“找”回来

第二天的凌晨,当四外搜寻的近卫军官兵们依旧还是一无所获的时候,德川家茂也同样并未感到有过度的心慌

直到吉田藩的大名松平信古蓬头垢面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并将一封怀揣的密信亲手递到了他的手上的时候,德川家茂的脑子这才猛然嗡地一下,几乎要晕厥过去

这是根上名义,也就是袁沐写给德川家茂的密信,信的内容只有简单一行字:

川上兄弟已将计划出卖给了嘉彰亲王,正在顺水推舟,礼物已变成了大将军

孝明逃得实在是很苦

为了能够顺利地逃出江户城,这位堂堂的天皇陛下只能跟他的那些追随者们一样,忍痛割爱地抛妻弃子舍掉全部的家产

而为了不被德川家茂的人马再追上,平时很不注意对个人素养的全面培育,以至于马术水平实在是烂到家了的孝明,又只能任由嘉彰等亲王们将他像件货物似的紧紧地捆绑在坐骑之上在嘉彰等亲王们及铃木昌之助所率的不足二百近卫骑兵的簇拥下,几乎一刻不停地朝着宇都宫狂奔

十二月二十二日,尽管被一路的辛苦折腾得不仅身子骨已同散架,乍一看上去简直都没了人样,但是,孝明总算是安全地进入了宇都宫城

当日,嘉彰、炽仁等人即以孝明的名义向全国发出讨幕诏谕,痛斥德川家茂为了一己之私利甘愿充当英吉利人的打手,发动侵朝战争,将大和民族推入了灭顶之灾的深渊等罪行,并同时宣布成立以嘉彰、炽仁为首的讨幕军总司令部号召各藩民众紧密团结在孝明天皇陛下周围,共同讨伐德川幕府,擒拿德川家茂这个祸国殃民的战争贩子,以尽快结束与朝鲜的战争

讨幕诏谕一出,宇都宫周边的壬生、鸟川、喜连川诸藩纷纷响应

嘉彰、炽仁自然也是毫不怠慢在火派人东去对那个已由福岛败退进了白河藩城的天野八郎开战说服教育工作的同时,炽仁亲王亲自披挂上阵,指挥着宇都宫、壬生、鸟川、喜连川等藩藩军所组成的讨幕军,于二十四日即正式誓师出征

自此一场为时近两个月,不仅打得是昏天黑地而且还把诸多人的真实嘴脸都打得原形毕露的“讨幕”与“护国”两军之间的大战,也就正式拉开了大幕

很有意思的是德川家茂为自己接下来的行动所挑选的,是一件“护国”的极其美丽外衣

从远道而来的松平信古那里终于弄明了孝明天皇等人并不是只想隐身逃命,却是要拿他作送给朝鲜人的礼物的之后,在他的那位总顾问的建议下,德川家茂在嘉彰和炽仁等人鼓捣出“讨幕诏谕”的前一天,就抢先发布了一份痛斥孝明误国误民的长篇幕府公告

在公告中,德川家茂告诉全体日本国民,英吉利朋友本意只是要帮助日本国推广现代文明、科学发展经济、提高日本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但是,一向贪得无厌的孝明天皇,却利用了英吉利朋友的善意,不仅日思夜想地要吞并朝鲜,还异想天开地要进而征服太平天国,建立起一个他的什么大东亚共荣圈

正是由于孝明天皇的这种极度的贪婪和痴人说梦似的妄想,才最终将日本推进了战争的深渊无数日本优秀军人的鲜血,毫无价值地就白白抛洒在了朝鲜半岛之上而当朝鲜军队已经攻上日本本岛,大军直指京都之际,这位天皇陛下却在用无数的谎言欺骗完了他的军民之后,即抛下前线数十万的将士,携家带口偷偷溜至了江户城

现在,这个寡廉鲜耻的孝明天皇,竟又为了推卸自己所应承担的战争罪责,公然分裂国家,分裂大和民族

公告的最后,德川家茂号召全体日本国民,为了大和民族的兴旺昌盛,为了日本国的完整,与幕府的“护**”一起,严惩孝明等将整个大和民族都拖进了水深火热之中的战争罪犯

其实,德川家茂的这份公告尽管写的很浩然正气,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光靠这种所谓正义凛然的公告,他是根本拼不过孝明天皇的

正如那位被他费尽了周折才请到身边做高级幕僚的福泽谕吉一直反复呼号的那样,如果不彻底抛弃大和民族多年来始终还紧搂不放的“中国东方文化”,不全盘引进“兰学”,大和民族永远就还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营养不良的矮子

孝明天皇那是正统的一国之君,拥有深厚东方文化积淀,一向无比崇尚正统的大和人们,一旦到了真正选边站的时候,傻子都会往代表着正统的孝明天皇那边儿跑

于是,当炽仁亲王的讨幕军大军呼啸而来的时候,现实立即就给这位本以为根本不屑使用自己手中的近卫军,这些所谓忠于孝明天皇的乌合之众们,就会在为他把守着北大门的笠间和下馆两藩的土藩军团面前碰的头破血流的德川家茂,上了一堂相当无情而又残酷的一


状态提示:第六六六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七十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