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战国征途>第六二九章 回归代郡(下)

一场战争下來,失败的一方固然是垂头丧气,面上无光,实力大陨,但胜利的一方同样也有一大堆麻烦的善后事情需要处理,因此高原也顾不得刚和妻妾们团聚,在回到代郡的第二天一早,就招集官员,对这一战进行总结。

尽管这一次战争代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共计歼灭了秦军约十五万,俘虏了秦军六万余人,又占领了大量的土地,但代军的伤亡同样也不小,阵亡的士兵达到七万余人,另有四千余士兵受伤致残,已经无法再从军作战了,另外还消耗了大量了粮食物资,财力物力,尽管这一战基本是在代郡的周边进行,但代郡还是征集了五十余万民役,以支援前线的战事,因此对代郡的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本來代郡的耕地就不多,难以完全自给自足,今年的田赋肯定不足,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來填补这个缺口。

不过这一仗对代郡來说,仍然还是收获巨大,到目前为此,代军实际占领的地区是燕国的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赵国的巨鹿郡、东阳郡,加上原有的领土,大体包括后來的河北省大部,山西北部、东部,內蒙古中南的部份地区,领土面积扩大了一倍有余,人口虽然还沒有详细的统计,但估计应在四百到五百万之间,由其是燕国的广阳郡,也就是督亢之地,一直都是燕国最主要的产粮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赵国的巨鹿郡位于黄河下游,也是一片沃土,可以说只要治理得当,代郡的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因此在这一战之后,代郡的整体实力己经得了极大的提高。虽然还不如秦齐楚三国,但己经强于被秦国所灭的赵魏韩燕等国,完全可以和秦军抗衡。

不过因为这些土地都是新占领的,因此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定,委任地方官员,恢复当地秩序,制定税赋,完全纳入到代郡的统制体系中來,但在短时间不仅不能给代郡带來多少收益,相反还需要代郡支付相当的人力物力來恢复重建,但这只是一笔前期投资,一但等这些地方恢复了正常之后,代郡就可以开始坐收红利了。

好在是代郡为了这一场战争,做了数年的准备,确实积累了大量的物资和金钱,而且这一次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也不过只有五个多月,因此虽然消耗了相当多的物资钱财,但在府库中还有一定的富余,目前还能够支持下去,而新占领的这些地方并沒有遭到大的破坏,人员流失也不大,重建起來也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力物力,相反是人力的投入要大一些,主要是在被占领的这些地方,建立起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和军事力量。

另外在代郡的这六年时间里,代郡己经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行政体系制度和治国经验,并且也培养了一批有管理经验的中下层官员,因此在占领的地方建立行政管理系统到并不算十分困难,只要把这一套治国的经验制度复制到其他占领的地方就行了,再一个就是将军队进行重新划分。

宁戚等人己经开始为战后的恢复建设工作有几个初步的构想,也做了一些准备,并且确定了一些人选,只等高原來拍板决定。

其实在返回代郡的道路上,高原也曾想过战后的治理事务,并且大体有了三点设想:第一是对现有地区的重新划,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域,目前代郡管辖的地区共有九个郡,分别是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巨鹿郡、东阳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

“郡”大体相当于后世的一个省的概念,但高原认为。虽然说自己现在的领土不算小,但要分成九个省级行政区域,还是显得多了一点,因为在另一时空里,秦国统一六国之后,也不过将全国划分成三十六个郡,后來南征百越,北击匈奴,才又増设了四个郡,共计四十个郡。

现在自己这么点地盘,就划分成九个郡,当然是多了,会造成官员的人数过多,行政成本过大,行政效率降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应该将现在的九个郡进行一定的合并,减少到五到六个郡,才比较合适。

第二是迁都,现在代郡是高原的行政中心,也就相当于是都城,但代郡的位置过于偏北,远离中原地区,以前就这么一块地方,所以沒有别的选择,而且随着领土面积的扩大,重心也在逐渐向南方偏移,如果还是以代郡为行政中心,显然就不适合了,不仅不利于代郡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以后的军事行动展开,因此有必要另选一个新的地方作为行政中心。

不过新的都城选在那里,高原一时还沒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目前自己占领的地区内,并沒有规模特别大,适合于设立都城的城市,如果新选一块地方建都,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还要和大臣们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第三是北击辽东,彻底灭亡燕国,将燕国现在残余的辽东、辽西两郡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这一点是高原听说燕国派出使臣,來向自已讨要蓟京之后,做出的决定。

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是相对另类的一个,一方面燕国的历史最久,又是周室的最后一支,因此在燕人心里,往往以正统自居,瞧不起其他几国,但燕国偏偏又是七雄中最弱的一个,仅仅只是在燕昭王时期强大过几年,而且影响力也仅限于东方,最大的成绩也就是差一点灭了齐国;另一方面燕国是合纵中最不安定因素,由其是在早期的合纵中,燕国屡次背盟,导致合纵失败,而在战国后期


状态提示:第六二九章 回归代郡(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