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战国征途>第七三零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三)

辅公衍沉声道:“各位族长,我们昨天不是商议好了吗?首先要消耗代军的弓箭,等代军的弓箭射完之后,再发动全面进攻,现在损失了一点人马,也在意料之中,各位连这么一点人马都损失不起,还想攻破代军的防线,难道各位以为代军的防线是纸糊的吗?”

戈卓抗声道:“辅公先生,刚才你也看见了,代军不仅仅只有弓箭,还有投石机,标枪,石头满山都有,标枪也容易制做,因此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把代军的弓箭、标枪耗完。.x.o”

柯班也道:“是啊,代军还在防线前挖了一条战壕,挡得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突进,就算是耗尽了代军的箭矢也没有用,我看我们昨天商量的办法根本就不行,所以才应该收兵回来,另想其他的办法。”

辅公衍道:“代军有投石机,标枪确实不假,但投石机只有几辆而己,标枪的投射距离有限,代军仍然是以弓箭为主,至于战壕更是好办,只要事先扎好几个木排,架在战壕上,就可以突破过去了,因此只要是我们能够耗尽代军的箭矢,就可以攻破代军的防线,我们昨天商议的计划并没有错,只看各位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听了辅公衍的话之后,众部落首领们都沉默不语,其实众人心里都有数,想要攻破代军的防线,只有采用辅公衍的办法才行,但眼看着匈奴军队就这样填上去送死,谁都有些揪心,因此一时都有些左右为难。

就在这时,辅公衍看了看战场的方向,忍不住脸色大变,指着战场道:“你们看,代军在做什么?”

众人这才都看向战场,只见有数十名代军的士兵走出了防线,来到战场上收集射出的箭矢、投枪,同时也把战死的匈奴士兵的弓箭收走。

原来高原知道大营中的弓箭数量不多,而标枪虽然制做简单,但也不能随意消耗,因此见匈奴军队退去之后,并没有立刻再发动进攻的样子,于是命令一部份士兵走出营地,去收集战场上的标枪,还有阵亡匈奴士兵的弓箭。同时也整理一下斜插在战壕里的拒马。

刚才的战斗中阵亡的匈奴士兵约有二千余人,而战场主要集中在靠近代军防线的地方,由其是约有超过一半的匈奴士兵是战死在战壕边上或是战壕里,距离代军的防线只有十几步的距离,因此代军的士兵可以毫无顾忌的走出营地,跃过战壕,去收集弓箭、标枪。就算匈奴军队再发动进攻,也能够极时的撤回到大营中来。

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弓箭自然是必备之物,大部份的匈奴士兵都会带两张弓,有的甚致还会带三张弓,而箭矢每人至少带两壶,普通都是三到四壶,也不乏有带七八壶的,每壶可装箭二十到三十枝不等。因此不多时的功夫,代军就收集到了一千多张弓,十余万枝箭,另外大部份的标枪也都收了回来。

虽然这些弓都是匈奴人自己的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射程一般都在五十步以内,但有总比没有好,现在代军一共才只有六百多张弓,不到五万枝箭,这一下孑就多了二倍,不仅高原高兴,就连白灵族人也都士气大增,在开战之初,白灵族人确实有些紧张,毕竟十余万匈奴大军,看上去实在是有些吓人,但经过了刚才的一战之后,众人心里也有了一些底,至少手不再发抖了。

现在一下子又多了这么的弓箭,高原立刻下令,选出五百名白灵族人,马上去练习射箭,准备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作用。

匈奴阵中的冒顿、辅公衍、各部首领们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时代军己将战壕边的弓箭标枪都基本收集完了,因此有一些士兵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找弓箭标枪。

辅公衍怒道:“好吧,本来刚才的一轮进攻,我们己经消耗了代军大量的箭矢,如果马上再发动一二次这样的进攻,不给代军以喘息之机,就可以将代军的箭矢全都耗完,说不定今天就可以攻破代军的防线,但就是因为你们犹豫不决、虎头蛇尾,结果不仅让代军有了缓劲的机会,而且还收集到了阵亡士兵的弓箭,平白的增加了代军的力量,也让刚刚战死在战场上的士兵死得全无价值,简直就是一群竖子,不足与谋。”而心里却在想着,野蛮人就是野蛮人,不仅目光短浅,而且确实难以管理,看来以后收服了匈奴,真要好好管教他们一番才行。

虽然众首领不懂竖孑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不过眼前的事实确实是正如辅公衍所说的那样,由于匈奴军队未能坚持进攻,让代军有机会收集战场上的弓箭,大大的充实自己的弓箭诸备,也让匈奴军队的第一次进攻变得全无价值。因此尽管被辅公衍骂着,心里都不舒服,但也无言以对。

这时冒顿在一边见双方都有些下不来台,于是打圆场道:“辅公先生,不要生气了,现在事情己经发生了,就算是再生气也沒有用了,我们接下来应当如何,如果再继续进攻,代军已有了更多的弓箭,再冒然进攻,恐怕伤亡更大,而且是劳而无功。”

其实冒顿也对辅公衍的计划产生了一些动摇,他到不是和其他部落首领那样,受不了这些损失,但冒顿的才智当然要比众部落首领要强得多,他看出了辅公衍的计划中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沒有考虑防线前的那条战壕,正是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战壕,不仅挡住了匈奴军队突进的路线,而且让代军的标枪有了用武之地,大大弥补了弓箭不足的弱点,因此就算是继续进攻


状态提示:第七三零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