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唐幻游>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学堂

夏去秋来,方家汉子的遗骸早已葬回方家村祖地,田地里的大豆也开始接荚了,如果日头好一些的话,再过一两个月,又将是大豆的收获的日子了。

方家村,恢复到以往的平静日子,该干嘛的依然干嘛,但方家村的每一个人,从精神层面上都上升了一个等级,村民们相互见了面,都会笑脸相迎,相互问候一声,然后再拉拉家常里短的。

每日,方静家都会迎来一些村民,说着相同感谢的话,留下不少的东西,使得方静家的小竹屋,都快不够用了,完全被村民们送来的东西给占满了,虽然如此,可每天依然会有村民来到方静家,感谢后又扔下一堆东西,使得方静每天都头大得很,无奈得很。

方家村村民们如此的做法,倒也使得方静心中肯定,想来以后方家村的凝聚力会更上一层楼,虽然眼下大家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孙后代会将更多,每人所分的土地将会有所减少。

“静娃子,你看这么些东西,该如何处理啊?”方静一家刚送走一户村民,留下这一堆东西,肉,蛋,鸡,笋,干货等,都不下五六个篮子了,张小霞指着留在院中的东西,也开始头大了。

“舅母,先收起来吧,我估摸着全村每户人家送来的东西不少,等以后村里搞个全村宴的时候,把这些吃的东西全部用上,想来谁也不会说什么。”方静心中倒是不想收,可不收吧,又怕寒了大家的心。

毕竟是方静一力承担着,要把战死在外的方家汉子遗骸,寻找回来的事情,以往村民们虽抱有幻想,但从不认为能够实现,可当实现了之后,全村谁家不得感谢方静,为他们做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呢?

“好,静娃子的办法好,这不寒了村民们的心,也可以用上这些东西。”张小霞倒也是同意方静这样的一个决定,虽然东西挺多的,但在村宴时,也得用上不少的东西,估计这些东西还不够呢。

“小舅,过些天,得把地全部翻一遍了,今年的杂草长得太多了,得趁着今年的冰雪来临之前,把地翻了,也好明年种些东西,要不然,明年这杂草还得长更多。”方静心中计划着一些事,蝗灾没有飞过秦岭,入侵方家村,这对方家村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是啊,今年这地里的杂草,除都除不尽,是得赶紧把这田地翻一遍。”陈二林对于田地的多少好坏,最是上心,心中自然是希望家里的田地越多越好,田地越肥越好,这样种起庄稼来,也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古代的时候,可没有任何除草剂可用,更没有很牛的设备可用,想要除草,只能多翻地,当然也会把稻草铺在田地里,杜绝杂草接触阳光和水份,使得杂草更少一些而已。

为什么古代粮食产量少,其原因之多,杂草可以说是其中占比最大的一个了,当然劳力设备也算是一种,种子也占了很大一个占比了,其次才是肥力的问题,当下是没有任何肥料可以使用的,除了家肥,就只能是草木灰了。

也许很多人不认同方静的说法,说以现代人的穿越多古代,怎么着也能把稻谷产量提高到千把斤的状态吧,方静只能呵呵了,就拿育种这事来说,不懂得的人,或许觉得应该可以做到培育出更好的种子。

如果懂行的人就明白,想要培育出良种,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培育出来的,没有十年以上,想要培育出更好的良种出来,想来比登天还难,再加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和实验,一年一到两季的庄稼,想用十年培育出良种,那也只能说穿越的主角是一个培育专家,再者,没有各地的父种与母种杂交,更是难以培育出更好的良种出来。

所以,在古代来说,良种,是各朝各代的皇家和官员们最希望出现的,可历史上,基本是没有出现过,上到春秋秦汉,下至宋明清各朝各代,从亩产几十斤,至清朝时期最高的五六百斤,这也算是到顶了,如果没有杂交水稻之父他们这样的农业专家们的努力,真想以华夏的土地养活十几亿的人口,那可是一个大难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二林大初大头他们,每天都会抗着犁耙,牵着驴或马,翻耕着家里的田地,方静也忙着开起荒来了,至少十天时间里,方静都开了五六十亩荒地了,对于开荒,方静基本是手到擒来,当然也是用废了好多把木锹了,要不然也开不到这么多的土地出来。

方静其实也只是为了给大初大头小树他们三人准备的,每人分二十亩田地,以后成亲娶了婆娘,也好种地养活一家子,再加上家里的驴马这么多,也能分给他们,耕牛的话,以后只要村子里哪家下了牛仔,也可以去要一头回来,至少家里也可以有些家底了。

每天的劳作,使得陈二林他们都很累,回到家时,基本都躺着不想动弹,大体力带来的是饭量增大,同时也使得力气也随之增加,大初大头他们两,看起来都有些肌肉了。

闲下来的方静,开始思索着一些事情,把原来脑袋中的一些想法,准备在方家村实践起来,至少就目前方家村的情况而言,也算是到了这个时候了,随既抬腿往着村正家走去,找村正商量商量。

“村正,我想跟您商量个事。”方静来到村正家,看着村正正抱着小丫在家门口玩闹着。

“静娃子来了啊,来,秀娘,给静娃子搬把凳子来。”村正看见方静来到家里,赶忙喊着小石头的媳妇搬来把凳子。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学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