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恐怖悬疑>穿越汉末三国时>第八章:陈涛生擒拦路虎 夏侯起死把命回

不到半个小时“穿越号”就驶到了对岸,这时已经凌晨五点半钟,天已经大亮了,过了江堤后,江北这边的江堤旁都是待收割的稻田。

李勇道:“现在是水稻收割的季节,不要毁坏了老百姓到到嘴的粮食,我们要找到能让车辆行驶的道路行驶。”于是“穿越号”顺着江堤往西走去,终于找到了像是驿道可以通行的道路,大家这时才松了一口气。

刚才真的很危险,如果他们要把通向长江这边也挖了沟渠,再堆上柴草引燃,那我们就真的被烧死了,看来古人的智慧真是高明,我们今后可要更加谨慎才行。

远处的村庄有袅袅的炊烟升起,雄鸡的鸣叫伴随着狗吠声此起彼伏;这时也有许多早起的农夫正望田野走来,好一幅忙碌、祥和的农村美景,也给人有来到太平盛世的感觉。

“大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大意,我们现在先前往信阳(过去叫义阳),再到驻马店(过去叫驿城,漯河(过去叫隐城)最后再到许昌(过去叫许都),全程约五百公里。这里也没有什么小路可走,所以也只能走驿道了,但开车时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鸣笛,防止再发生惊马的事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三至四天就能到达许都。”李勇说着。

“伟宏查下天气情况,我看这几天天气不太好,云层很厚,可能是连阴雨的天气。”李勇接着说。

王伟宏马上查看了卫星云图,根据计算机分析,未来的几天都有零星小雨。于是说:“是的,这几天都是阴雨的天气,可能路面比较泥泞,车辆不太好走。”李勇听到伟宏报告的天气预报后,自言自语的说道:“难怪天气这么闷热,原来这几天都是阴雨天呀!”说完后换下驾驶车辆的刘大海,亲自驾驶着“穿越号”向着信阳的方向行进。

云层也越来越厚,眼看着有零星的小雨飘落。从地图上看离信阳的直线距离也就不到二百公里,但是实际距离远远要大于地图上的距离。因为那时没有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其他的路面没有这么宽;另外小道的两旁都是待收的稻田,所以他们也只能走驿道。

这时驿道上的行人和车辆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因为要下雨,赶早的人要把前一天割下的水稻拉回来,道路上显得比较繁忙。

这条驿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南北大通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南来北往的商人和有公文差事的人络绎不绝,如果是白天的话,肯定是非常拥堵的(好在现在是清早,待会肯定会非常难走)。

也可能和昨天一样,人们对这辆从未见过还可以自行行走的怪物觉得好奇之外,也会对这个车辆围观,所以“穿越号”想走快也就根本不可能。

这边都是水网稻田的地形,也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他们的车辆只能慢慢的行驶,估计要到了义阳(信阳)城也要到下午两点左右。

李勇谨慎的驾驶车辆,中午十二多钟,远方终于看到了一片象是关隘的很大建筑群。王伟宏查了下卫星定位一看,前方就是信阳(义阳)的城池了,大家都非常兴奋。

终于来到了魏国的地界了,大家可以先找个地方吃点午餐,我们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汪艳高兴的说到。

来到了义阳城下,大家抬头看到,高大的城墙上飘扬着多面书写着“魏”的旗帜;通往城内的城门紧闭,城楼上站着一位像是将军的人,左右各站着一排威风凛凛的军士,煞是威风。

“此乃魏国义阳境地!城下何人?汝等到此有何贵干?”城楼上的人大声问道。(其实他们早就听说李勇他们大闹东吴江夏郡的事情,他们派到东吴有许多密探,对东吴的事情了如指掌,今天一早就有人快马加鞭从抄近路十万火急的来到这里通报了情况)。

“敢问楼上何人?我乃未来之人,奉命穿越历史来魏国共商统一天下之事,请将军快快把门打开,让我等过去。”李勇仰头对着城楼上的人大声说道。

“汝等未来人听着!我乃魏国将军夏侯渊之兄夏侯深,今奉大将军曹仁之令在此镇守义阳,汝等可有我大魏的通关手令?如有的话,我立马开门迎接,否则,休怪本将军无情。”夏侯深接着对李勇他们说道。

李勇想了下,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通关手令,看来我们不可能进入城内了,但是可以绕过这个关隘,从其他地方过去。

想到这里他对大家说:“我们不要和其纠缠,从旁边绕过去。”于是就指挥大海驾车准备绕过城门。

“站住!此乃我大魏的境地,尔等休想绕过,兄弟们弓箭伺候!”于是城楼上的官兵呼啦啦的拉开了弓箭,准备发射。

李勇自言自语的说道:“看来不给他们点厉害的不行了。对!枪打出头鸟,擒贼先擒王!”于是他大声说道:“陈涛把那个夏侯深给我打伤准备活捉他;伟宏给我往城楼上发射催泪瓦斯弹;大海开车撞开城门,其他人穿上防护服戴好防护头盔面罩跟着我准备突袭!”。

于是陈涛从射击孔里瞄准了站在城楼chù_nǚ墙边夏侯深的右腿“砰!”的一枪,只见那个夏侯深“啊!”的一声惨叫就倒了下去。与此同时,王伟宏连续发射了几枚催泪瓦斯弹落在了夏侯深的旁边。

一时间浓烈的烟雾升起,刺激性的毒烟把那些官兵熏的哇哇乱叫,也顾不上这位夏侯将军了,纷纷捂鼻子捂眼睛作鸟兽散去。

刘大海驾驶这这辆特制的装甲车对准城门洞里的


状态提示:第八章:陈涛生擒拦路虎 夏侯起死把命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