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秦钜子>第二二七章 车马同轨

晨醒,启航。

草原之地风景如画,却并不适合通行车马,至少不适合在秦朝通行车马,因为始皇帝曾经晓令天下,要求天下马车同轨同制。

所谓同轨同制,就是马车必须拥有统一的轴距,同时在轮廓上,要预留尺寸相同的轨槽。

故而大秦的马车普遍存在两种轮式。一种是单轴窄四轮,即在每侧安置两轮,轮间距恰和法令宽度,以合律制。一种是单轴宽两轮,采用了传统的单侧单轮,但轮径较宽,并在轮廓正中开凿轨槽。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迎合铺设在驰道上的木轨,马车一旦驶入驰道,轨槽嵌入木轨,则行止间自有规范。

与此同时,标准的单侧单轮还有轻减马力的奇效,骏马日行千里,弩马日行五百,尤不疲累。

可正是这样一条看似美丽的政令,却使得整个天下怨声载道。

木轨只在驰道铺设,而大秦的驰道却拢共就那么几条,一但离开了木轨的加持,无论是哪种制式的轨轮,表现都远逊于传统的木轮。

成本高企,加工费时,容易损坏,最重要的是自从轮子上多了中凹,大秦的马车在湿软、泥泞之地就变得极易下陷,越野能力降至冰点。

所以李恪从未看好过这条政令的前景,他总觉得,在车同轨这个问题上,始皇帝怕是被法家那群控制欲极强的书生们给忽悠瘸了,以至于不仅高估了大秦的交通水平,还忽略了大秦马车的实际使用情况。

大秦的马匹并不富裕,与牛一样,在价格上远高于普通百姓的承受区间。使用马车最多的历来是军方、运方和商人,前者以骏马为主,后两者以驽马当先。

军方的重装战车是大秦军队的核心构建,各种战阵、突袭、冲锋、陷阵,地位近似于西方中世纪的重装骑兵,以及后世的主战坦克。

战车不重机动,以阵地战为主。但想要把军阵铺开,它就绝不能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驰道上,越野能力至关重要。

运方就是为官府和军队输送粮秣物资的运输马队,他们依赖道路不假,但大秦官府富庶,各地官仓林立,无论是输送粮草还是运送军资,其行径多在一郡之地,少有借用到驰道的地方。

至于商人就更不必说了。

商贾之利在外,真正的巨贾如吕丁之流,更会因为顾虑车马越野的问题,从而对这条政令阳奉阴违。

比如李恪就知道,吕丁喜欢定制一种特殊的轮制,虽也是单轴四轮,但内轮宽且大,外轮窄且小,行进之时只靠内轮驱动,外轮根本不接触地面,早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备胎。

先进的政策与落后的生产力交错对冲,再加上法家学者与始皇帝几近固执的自信,最终让一项佳政落为空谈,堕落成社会不满的源头之一。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大秦才会如此渴求墨家归秦。因为只有掌握着最先进生产技术的墨家,才最有可能支撑大秦实现其所奢望的宏伟蓝图……

想到这儿,李恪不由叹了口气。

辛凌奇怪地看过来,问:“你在想甚?”

“我在想,若是始皇帝知道墨家现已衰败如斯,会否放弃心中的宏图霸业,变得更实际些,也更保守些。”李恪老老实实回答。

他本不指望辛凌听得懂,可神奇的是,辛凌居然真听懂了。

她沉默半晌,挚诚说到:“若你愿入墨家,世当不同于往。”

……

车行于道上,平稳,安逸,不疾不徐。

历经二十余日的跋涉,翻山越岭,备道疾驰。李恪的老马尚算健旺,但车架却早已松动,再像之前那样勉强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该散架了。

索性如今已在善无县境内,再有两百余里便是终点,哪怕行慢些,至多也就一天路程。

李恪和辛凌正在车里弈棋。

因为辛凌认为以贵戚之身远行,该有的排场绝不可少,所以由养在平城置备了许多不实之物,包括弈棋、绢锦、笔墨、泥炉,甚至男女衣饰,软席薄衾,有用的没用的,一件不少。

他们毕竟是隐瞒身份北上洗冤,这些东西用不用得上是一回事,若是在遇上盘查时引起怀疑,李恪的身份很可能就会暴露。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李恪对此深以为然。

他不差钱,辛凌更不差钱,两个不差钱的主甚至想淘换一辆镶金带玉,铜角银装的华贵马车,只可惜平城没有,这才怏怏作罢。

台上弈棋正至酣处,辛凌纵棋直突大龙,李恪布兵层层紧守,白子一长,轻轻巧巧便占了实地,也让阵势变得厚重。

辛凌棋风如武,讲求贴身乱战,以巧搏险,见李恪全无破绽,皱眉一靠,便在侧翼开出新的战场。

李恪抬臂举棋:“辛阿姊,弈棋之道磨的是心性,如你这般弃子乱局,除了让你我在收官之时多些麻烦,可没有别的用处。”

辛凌不为所动道:“中盘便可抵定胜负,何虑收官?”

李恪哑然失笑道:“你攻,我守,乱局不起,大龙不伤,想要中盘抵定,可有些难呐。”

说着,他落子一贴,登时便让辛凌的企图落到空处。

辛凌不依不饶,一气长出,弃子化作奇兵。

李恪安安稳稳扎住阵脚,专顾实地,只守不攻。

你来我往,聚焦右上,双方落子飞快,鲜有长考,不一会,右小目附近就已经棋满为患,局势渐成焦灼。

由养突然敲响了车厢。

李恪停手轻问:“


状态提示:第二二七章 车马同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