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红楼大贵族>第659章 皇太孙
他们一眼,继续一丝不苟的念道:

“另,有鉴于皇四子景祺年纪尚幼,特命靖亲王元景桓,忠顺王元裕,太师叶琼,内阁大臣宗辙四人为辅政大臣,协力辅佐皇太孙,治理朝政。

钦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好吧,就算皇四子当皇太孙“名正言顺”,他年纪确实小,所以太上皇为他选择几个德高望重、身份尊荣的人来当辅政大臣,这个也没有错。

但是,首辅呢,首辅王维仁哪儿去了?

再如何,宗辙也越不过王维仁去吧?

于是,不明白太上皇意思的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王维仁。

王维仁同样心中诧异无比,随即,他不知想到什么,老迈的身躯开始颤抖起来。

羞辱?

还是……?

王维仁一时想不明白,但是他知道,太上皇今日这一系列的动作,必有深意。

他心中有一些猜测,但是都拿不准。

这已经不是他今日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每一次,都让他对太上皇产生新的恐惧。

他好像这个时候才发现,他纵横官场四十余年,一直引以为傲的政治手段,在太上皇面前,显得那样幼稚和无力……

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半分。

他坐在地上,仰着头看着上面龙椅上的太上皇,似乎想要从他的面容中找寻答案。

冯祥将圣旨交到了贾宝玉的手中,然后在旁边的太监又一声“静”的呵斥下,回去,取出了另一份圣旨。

“首辅王维仁接旨~~!”

“老臣接旨……”

王维仁木然的跪下,他知道,太上皇的意思,就在这一份看起来单独照顾他的圣旨当中。

“太上皇圣旨:

首辅王维仁,在朝四十二年,谨守自身,勤勉刻苦,堪为百官表率,尤以为首辅之九载,辅佐悼帝,为朝廷屡立功勋。

然朕察其今年六十有六,深叹光阴荏苒,忠臣良将岁月不复。

故赏其黄金百两,良田百亩,晋太子少保。另特赏御马两匹,宫车一驾,准其荣耀归乡,颐养天年。

钦此。”

王维仁愣了,众臣愣了。

连旁边的贾宝玉也都眼皮跳了一下。

太上皇好果断决绝的做法,竟然一点提示不给,一道圣旨直接罢相了?

不过嘛,这个老东西下台,对他来说自然是大好事一件。

冯祥看王维仁坐在地上,面色惨淡苍凉,很是贴心的提示道:“王少保,还不领旨叩谢皇恩?”

“臣……老臣……”

王维仁吐字艰难,抬头望向上面,看见的,却只有一张古井无波,微闭着眼睛养神的龙颜。

于是,他颓然道:“老臣,叩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场来势汹汹的群臣跪谏,终于以一道罢相圣旨终结。

受伤的大臣们,自有官兵护送回家,而贾宝玉在将圣旨交给旁边的宗辙之后,便上了台阶,亲自推着太上皇的龙椅,转入濯尘殿中。

原地,王维仁拿着圣旨,仍旧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

宗辙走到他的身边,叹道:“太上皇加厚赏于元辅,元辅也算是荣耀收场,又何必如此失落呢?”

王维仁身边,王礼听见这话,忍不住怒道:“宗阁老如今自是意气老在内阁当中,将来我父亲的首辅之位,自是要落到你宗阁老的手中……”

还是王维仁摆手制止了王礼,却也只是对宗辙微微拱手:“犬子莽撞,还请宗阁老莫怪。老夫如今已经不是首辅,想必阁中诸事宗阁老也是清楚的,也用不着老夫再累赘交托。

老夫还要回家收拾行囊,便不与宗阁老闲叙了……”

说着,王维仁与王礼相互搀着,落寞的离开。

远处,一架宫车及数个内侍行来,那为首的太监上前笑道:“少保大人,这是太上皇御赐的宫车,先行护送您回府。

另有黄金一百两,稍后奴才们会打点好,给少保大人送到府上。

至于那一百亩良田,户部之后会行文少保大人家乡知府知县,责令筹办……”

“有劳了。”

王维仁今日本来受了不小的打击,又因为长子王礼也挨了杖责,有伤在身,便没有推辞。

太监笑道:“哪能啊,毕竟是最后一次服侍少保大人,以后小的们就算想服侍也没有机会了,哪儿能不尽心尽力?”

满满的嘲讽之意,令王礼大怒。

幸好王维仁制止,然后王维仁冷冷的看着那太监,道:“本官纵然不做首辅,也是朝廷一品上,太子少保,你可知道诋毁本官是什么罪?”

太监嘴巴蠕动一下,到底没敢多作嘲笑,弯腰木讷的道:“请吧,少保大人……”

……

上了马车,王礼仍旧怒气难平。

但他却发现,自家父亲居然慢慢平静了下来。

“父亲,难道你就甘心这么惨淡收场?说什么厚赐,不过区区一百两黄金,一百亩田地,那值当什么?

还晋封什么太子少保,朝廷连太子都没有,太上皇这么做,分明是有心羞辱父亲!”

王维仁皱眉瞧他一眼,示意了一下外面,王礼这才反应过来周围都是太上皇的人,这才压低了声音。

然后王维仁轻叹道:“你应该庆幸,太上皇没有治我死罪……”

王礼神色一变,讷讷道:“父亲此话何意?”

王维仁摇摇头,自嘲的道:“是老夫自恃过高,当了几年首辅,就当真以为自己对朝廷来说有多么重


状态提示:第659章 皇太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