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明元辅>第269章 战争序曲(二)
得只出个两千人,勉强给辽东凑足一万骑兵就好。”

高务实皱眉道:“一万打八万?”

“怎么可能!”刘馨翻了个白眼:“自从万历二式骑枪款问世,明军骑兵的火力的确提升了很多,现在与蒙古骑兵对射的确已经不落下风了。

但即便如此,那也主要是从射程和杀伤力的角度来说的,从火力密度而言可未必——毕竟骑枪虽然已经改为燧发式,也有了纸壳定装药,但现在装药和装弹是分开的,整个填装时间虽然比以前大幅缩短,可是这个速度提升再快也不会比蒙古人抽箭射出来得快。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蒙古人不和咱们搞什么曼古歹,双方就打成最蠢的骑兵对冲,那么在第一波射击之后就可能出现短兵相接——我现在还不好判断这样的战斗双方谁能占优。”

万历二式骑枪是可以插刺刀的,但骑枪插刺刀并非用于骑兵对冲作战,那是为了骑兵对步兵的驱逐战和追杀作战准备的东西。对于骑兵对冲作战,大明骑兵也好,京华骑丁也罢,一旦短兵相接,还是要靠战刀来分胜负。

只不过,蒙古人的战刀是那种典型的蒙古弯刀,大明这边的冷兵器却不算标准制式化,马刀的款式略多——主要是由于京华很少涉足冷兵器产品,导致这些马刀的供应商不同,因此款式也有差别。

京华自家的马刀是标配的改良型雁翎刀,这刀本身其实不算专业马刀,而是一种“通用型战刀”,属于上马可以做马刀,下马可以当步兵佩刀的产品。

骑丁们配备这款战刀的原因是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他们一来长期作为商队护卫使用,因此经常会接到剿灭山贼的任务;二来也常常需要出塞,也可能碰到一些马匪马帮,这样一来就只好配备一些“多功能”型的武器。改良款雁翎刀就是其中典型。

其实说是说改良,这改良也并不大,总体来说就是仗着京华在冶金方面的技术比较先进,略微加长了一些刀身,而刀刃则变薄了一些,维持住了雁翎刀的习惯重量而已。

总而言之,相比于火器实力的进步,冷兵器方面虽然也有进步,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进步所实际带来的战力提升却未必有多少。那么,明军骑兵如果真的和蒙古骑兵马上对砍,无论是刘馨还是高务实,的确都很难在没有实战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准确判断。但不管怎么说,他俩肯定都不会认为一万明军骑兵能胜过八万蒙古骑兵。

刘馨顿了一顿,很快接着道:“明军这次出兵又不是说要去和察哈尔打决战,他们的任务是救援科尔沁,而救援科尔沁则肯定是和叶赫一同出兵。这也就是说,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们也应该不会是孤军作战的,身旁会有叶赫的友军部队。

与此同时,如果明军、叶赫、科尔沁三方能够有效配合的话,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图们与他们接战之前,就先形成三方联军集中一处、等待决战的态势。”

“等待决战?”高务实微微眯起眼睛:“我想你该不会是真的想要现在决战,而是……摆一个刺猬战术,让图们觉得无利可图而主动退兵?”

刘馨坦然点了点头,承认道:“不错,我是这个意思。”

高务实苦笑道:“想法不错,但你知道科尔沁兵力有多少么?平时仅万余,战时或有两万余,仅此而已。”

刘馨略微诧异,挑眉道:“不会吧?我记得终清一朝科尔沁王公的地位都挺高的啊,他们就这点兵力?”

高务实道:“鞑清时期蒙古人被限制了人口,满人给他们搞了一个减丁政策,你听过没有?”

“略有耳闻,但具体不清楚。”刘馨老老实实地道。

高务实“嗯”了一声,简单解释道:“基本上就是对蒙古各部进行分化瓦解,对于人口比较多和凝聚力比较强的蒙古各部进行人口控制。比如科尔沁蒙古的男丁上限是八万,超过的就要杀掉。

类似的还有在战争中让蒙古军队打前锋,这种变相减丁的方式就更多了。比如

通过这种手段,到了清末时期,蒙古人口(指整个蒙古)从明末的1200万左右(注:此为冯玉祥转述的外蒙人士语,但我觉得此数据存疑,应该不会有这么多)减少到清末的不及百万。

这个数据有点吓人,但根据外蒙独立时的资料来看,以及在冯玉祥的《外蒙古行记》记载,大致上应该是真实的,具体数字可能有出入,但总与满清的减丁政策脱不了干系。”

刘馨感慨道:“这可真是……好一个满蒙一家亲,亲到要减丁。”顿了一顿,却又有了疑惑,问道:“但为什么他们只限制男丁数?生孩子的是女人啊。”

“满人考虑的是军事威胁,而蒙古女人的传统一直都是遵从强者。所以当男人只有那点人数,自然就威胁不了满人。至于蒙古女人就算再多……呃,我说直白一点——你认为在那个年代有必要担心性别失衡问题吗?尤其是女多男少的失衡?”

刘馨“哼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那倒是不用,三妻四妾谁不想啊,对吧?”

高务实打了个哈哈,把话题转回正事,道:“不管怎么说吧,总之现在的局面就是科尔沁方面的人口其实并不多。原历史上他们强大起来主要也是因为投努尔哈赤投得比较早,而且和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几代虏酋密切联姻所以政治地位较高,再加上皇太极统一蒙古的战争中分给了科尔沁部不少蒙古人


状态提示:第269章 战争序曲(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