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529章热血少年
当别论了。”

离家出走确实个很不错的法子,同时也是唯一的办法。

若是蔡流云心志如铁,真的也就只能这么办了。

奈何,蔡流云毕竟是世家子弟,在君臣父子传统教育的耳濡目染之下,真心不敢那么做。

“不是我不想离家出走,只是……我家比不得诸位,家里的老太爷一言九鼎,若是我就这么不声不响的偷着走了,老太爷必然会迁怒于我们这一房,到时候不知道会弄出什么样的事(情q)来呢。”

大家族大宅门的里事(情q),最是复杂不过,往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shen),离家出走只不过是小门小户家的年轻人做出来的事儿,蔡流云没有那样的决心和勇气。

偏偏他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个人和家庭,个人和家族之间的利益必须仔细考量反复权衡,这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大家族里边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q)形。

富商家庭出(身shen)的武光庭当即就笑了。

“武盟弟笑什么?”

“我笑流云兄心志不坚。”

“我心志如铁,怎能说不坚?”

“若是流云兄心志坚定,咱们这就一起北上。”

“不是我不想去,实在是因为家里……这大家族的事(情q),只怕武盟弟是不知道的。”

武光庭笑道:“世家大族里的事(情q),我真心不知道。但我却知道一件事,无论你们程家是什么样的名门望族,也不管你们的家规如何森严,也不过是一个托辞而已。难不成你们蔡家比天家还大?”

天家?

蔡流云愣住了。

离家出走这种事(情q),绝不仅仅只有小门小户的子弟才能做得出来,大家族大宅门里出来的人同样做得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朝皇帝,当年的永王。

朱氏王朝,朱家即天下即大明,家规即国法,最是森严不过了。

但是,昔(日ri)的永王(殿d)下照样做出了离家出走的荒唐举动,逃离了家门之后孤(身shen)一人去往北方。

为了心目中的理想,连兴宗成皇帝的圣旨都可以不顾,连王爷的(身shen)份都可以不要,蔡家的那点家规又算得了什么呢?

蔡枫华再大,还能比先皇兴宗成皇帝更大吗?

连昔(日ri)的永王都能做出离家出走的举动,你蔡流云凭什么就不敢呢?

再者说了,就算是永王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复隆朝的兴宗成皇帝不照样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他了么?

也就是说,在复隆皇帝的心目当中,去往新华军校本(身shen)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蔡枫华和张启阳再怎么不和,也不如当年复隆皇帝和张启阳之间微妙的君臣关系吧?

和当年的复隆皇帝比起来,和天家比起来,小小的蔡家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小门小户了。

连当今天子都离家出走过,连皇帝都是从新华军校出来的学生,凭什么我就不能?

有了这个最典型的例子,蔡流云登时就生出豪气干云的慷慨气势:“好,既如此,我就懒得再去说服家父和老太爷了,咱们一起北上到军校去,大家一起做出一番事业,到时候回来给家里这些守旧的父辈祖辈们看一看,好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强爷胜祖。只是,只是武盟弟的盘缠够咱们这么多人用的么?我(身shen)上没怎么带钱。”

武光庭哈哈大笑着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腰包:“我那个老爹虽然贪财且又吝啬,却最舍得在我(身shen)上花钱。本着穷家富路的原则,光是路费就给了四十两……金子,足够咱们这些人打几个来回的。”

就这样,蔡流云匆匆忙忙的写下了一封书信,委托旁人捎带回家,自己却和这些个“狐朋狗友”们一起启程北上了。

这些少年人虽然一腔(热re)血满怀抱负之心,其实他们对于新华军校严重缺乏清醒的认识,完全就是充满了乐观的想法,所以才能在一时冲动之下集体离家出走,奔赴往心目当中的圣地――新华军校。

在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精神鼓舞之下,很多如同蔡流云、武光庭这样的(热re)血少年,早就已经把新华军校当成了英雄的摇篮,看做是宏图伟业的起点,充满了种种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想法。

无数个蔡流云,无数个武光庭这样的年轻,带着一腔(热re)血和少年人特有的壮志雄心,仿佛扑火的飞蛾一般朝着北方的毅勇军汇集而去。

最浪漫的男儿豪(情q),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对于很多(热re)血澎湃的年轻人来说,新华军校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状态提示:第529章热血少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