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章献明肃皇太后>第426章:杀奴(9)
令:“全体将士对鞑子兵分割围剿,三个对付一个不要杀死全部活捉!”

800天祥军坚决执行主帅命令,三人一午包围一个辽军缠斗擒拿。

赵元佐率领的500弓弩手见800天祥军如此举作,也就如法炮制。

这一厢的红衫军见800天祥军和500弓弩兵擒拿活捉辽军,也就10个人围歼一个先发制人。

天祥军、弓弩兵、红衫军三面出击,采取分割围歼的战术;很快将辽军宫卫兵生擒活捉。

刘敏让三路人马将活捉的鞑子兵集中道耶律细密跟前来,让阚浪几个人清点了一下人数;只剩下199个,加上耶律细密不多不少正是200人。

刘敏听完阚浪报上来的俘虏人数和宋军的伤亡,兴奋不已道:“我军竟然没有一个身亡者,受伤的也是只有四十多个!”

顿了一下欣欣然道:“以四十多个受伤兵士做代价,我们杀死辽军100人;活捉200,是一次值得庆祝的胜利!”

刘敏说完这句话心头突然一沉,道:“不过我们还是损失了周放大哥,他本来是辽国驻汴梁驿馆的厨子;为了粉碎企图潜伏进来的契丹宫卫兵身负重任前来跟耶律细密接头,只可惜……”

刘敏说言未了,便见邓柳冲上前来;挥舞手中的陌刀向耶律细密扑去,说要给表兄周放报仇。

刘敏让呼延瑾儿和夜落隔幽蓝公主将邓柳拦住,道:“邓将军不要意气用事,我们在前面讲过;不杀死这帮鞑子兵,要献给皇上作为祭品祭天奠地!”

刘敏说完这话,让卢成玉率领500兵士押着耶律细密和200俘虏赶去大名府向皇上献捷;她和赵元佐、夜落隔幽蓝公主率领1000轻骑兵赶往遂城解围……

却说宋真宗在寇准、张齐贤一干文武大臣的保护下,骑马向大名府赶去。

骑马对宋真宗来说,有点大姑娘上花桥头一回的味道;但宋真宗没有拒绝骑马而是将四个兵士抬来的四乘小轿给拒绝了。

赵恒要在众大臣面前表现出一个刚强帝王的形象,骑马时刚强最有力的显示。

赵恒毅然决然地跨上那匹乖顺的枣红马,皇上骑红马意味着江山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侍立两边的宰相寇准和张齐贤,见赵恒倔强地要骑马;阻拦几次没有拦住便就任由他了。

但寇准知道皇上懦弱骑马的时间不多,便让四个警卫一边两个前后左右站立开来,随时准备保护皇上的安全。

赵恒扬腿上马时,前后左右四个卫士全都伸出双手做出接应的动作;生怕皇上上不了马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发生什么意外。

然而赵恒的腿脚一撂竟然跨上马背,顺手抓住马壅脖上的辔头牢牢攥在手中不松开;身子端端正正坐在马鞍子上了。

一般情况下人一旦骑在马背上,马儿会蹩跳几下;弄不好会将人摔下马去。

但枣红马是专业驯马师训练出来的温顺良种,不会做出“甩锅”的动作;赵恒骑上马背后它的四条腿只是颤抖了一下便稳稳地站住了。

赵恒心中十分激动,此前他学骑过马有点基础;但这些年来从未上过前线也不喜欢打猎,对骑马的技术十分生疏。

可是现在他做了皇上,想在大臣跟前表现出一副刚强汉子的形象;便就十分任性地而且大胆地撂腿上马。

现在赵恒终于骑在马背上,便有一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成就感。

寇准、张齐贤这些大臣见皇上顺利跨上马背,竟然情不由己地拍起了响掌。

赵恒把眼睛四下里看看,见文武大臣和禁军、护卫围了一大圈;便对一旁的寇准发出出发的命令。

寇准让四个护卫继续走在枣红马的前后左右保驾护航,向一边的禁军统领发出出发的命令。

三声炮响过后,大军走出汴京城;从封丘浮桥过了黄河,向大名府径直而去。

凝视着封丘浮桥,赵恒不禁想起自己的伯父和父亲。

伯父和父亲当年就是率领后周的部队从封丘浮桥过了黄河,行走四五十里后在陈桥驿安下营寨发生兵变的。

后世人把陈桥驿兵变称之为“黄袍加身”,那是对父辈们的尊敬;因为黄袍加身后的政权更替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伯父做了皇上后依旧重用后周的官吏大臣;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伯父做了十六年的皇上正值日如中天的年龄却撒手人寰,坊间的传说杂七杂八;但刘敏给赵恒讲过:伯父赵匡胤是被父皇杀害的,烛光斧影就是见证。

父皇为了抢班夺权狠心地杀害了伯父,这一点赵恒心中有杆秤。

赵恒尽管懦弱,可他和赵元佐是一母所生;两人在对朝廷重大事件的认识上观点基本一致。

父皇暗害了伯父,赵恒和赵元佐都忌恨他;父皇又搞什么《金匮盟约》证明自己登基的合法性,而对已经确立的皇储四叔赵廷美;父皇却是变着法子陷害直到逼死。

赵恒和赵元佐对父皇的愤恨达到极致,但赵元佐奋起反击被褫夺了太子职位;赵恒把愤恨的种子埋藏在心中。

事态无常啊!皇帝的宝座竟然移动到赵恒臀下,赵恒有点不大相信;可是当宰相吕端率领群臣叩拜他时,赵恒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竟然做了皇上。

从坐上皇位的第一天起,赵恒就发誓要把伯父、父皇创立的江山守好;使其不断地强盛让百姓安居乐业。

但赵恒是官二代,伯父和父亲创立江山是在马背上南征北战获得的;赵恒


状态提示:第426章:杀奴(9)--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