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月26日,东蒙兴安盟佘公府,东北军屯垦三团驻地,第一营营长陆鸿勋率士兵在团部操场训练。
东北军以前并没有屯垦部队,说起来也是今年才有的。中原大战之后,为缩减政府开支平衡各派实力,蒋志清要求各地各按比例裁撤兵员。东北军当然也要裁撤兵员,不过东北所裁名额并非真正转业,实际是将取消编号的部队整体投入军垦。如此安排既可减轻地方负担,又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张学良借屯垦之名,用极少经费便将辽河上游至大兴安岭间极广袤极富庶地块划归屯垦部队所有。
此时,正在值勤的一营三连哨兵,发现4人骑马鬼鬼祟祟地由北向南驰来,他赶忙向连龙立即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冲了上去,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逼住了这一行人。
带队的人做梦也没想到会在察尔森的深山沟里遇到麻烦,他满脸堆笑地对连:“弟兄们,我们是日本农业学会的,到贵国东北进行土壤学调查。”
说着,他顺手从皮包中掏出一包香烟递过去,然后交出了护照。
宁文龙仔细地看完护照,得知眼前这人是日本人,名字叫中村震太郎。他抬头看着眼前的这几个人,从中村一行满不在乎的神情中,宁文龙隐隐感到了一股杀气,觉得这几个人不像是什么科学家,反倒像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人。为了搞清这几个人的真实身份。宁文龙决定把他们带回团部扣押起来。
宁文龙把手枪往上抬了抬,颇为客气地说:“实在对不住各位。你们没有进入兴安屯垦区的文件,我们也没有得到上级的命令。你们得先跟我们走一趟。”
“大大的混蛋!”中村听到这话脸色骤变,粗野地骂道,“我们是大日本国民。快快地放我们过去!”
说罢,中村习惯地把手伸向了腰间。
“你还敢在我这骂人!”宁文龙气得咬牙切齿,他眼睛一瞪,发出了命令,“上!都给我捆起来!”
周围的士兵听到命令一齐冲了上去。七手八脚地将中村4人结结实实地绑了起来,押送到团部。
听说抓到几个日本人,而且他们还带着武器。正在外面操练部队的第三团团长关玉衡大吃一惊。他想,日本人带枪跑到我这里干什么?情况紧急,不容多想,他急忙策马赶回团部。
桌子上摆满了缴获的物品。有军用望远镜一架。三八式马枪一支,南部式自动手枪一把??关玉衡一件件地察看完之后,顺手拿起南部式手枪,“咔嚓”一声推上子弹,自言自语地说道:“好枪。”
中村等4人被押走后,关玉衡再次察看被缴获的物品。他把日文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和中文十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并排摊开,发现两张地图上的某些同一地点都有铅笔勾画的痕迹,这表明这些地方他们都已经实地考察过了。三本表册中。有两本分别记载着某些地方的自然情况和旗县人口、物产、军民分布等情况。令人吃惊的是第三本表册,上面清楚准确地记载着兴安区屯垦军的兵力分布、枪炮种类和口径、官兵人数、将校姓名职务、部队驻扎地点、营房容量及坚固程度等内容。看着这一件件物证。关玉衡陷入了沉思。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关团长,”跟在身边的副团长董平舆开了口,“这些东西就是确凿的证据,充分说明他们是日本军事间谍。”
“对。”关玉衡果断地说,“先审问,后处理。”
至于到底怎样处理这伙军事间谍,他一时还拿不出主意来。
6月26日上午。团部内外卫兵林立,戒备森严。办公室里,关玉衡表情严肃,一言不发,目光炯炯地盯视着站在他面前的中村。中村,中等身材,满脸横肉,身穿俄罗斯式皮夹克,头戴火车头式皮帽,脚穿短筒皮靴。他抬头挺胸,目不斜视,浑身上下透露出一股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气质。
审讯一开始就出现了僵局。
“姓名?”
不答。
“国籍?”
还是不答。
狡猾的中村摇头晃脑,以不会汉语为理由,拒绝回答问题,妄图掩盖其从事军事间谍活动的罪行。
我就不信撬不开你个小日本的嘴巴!关玉衡暗自在心里说。他随即命令改用日语审讯。“你到我们东北执行什么任务?目的是什么?”
中村没想到对方会有这一招,只好按事先编好的供词应付审讯:“调查土壤,考察农业,研究农业发展方向??”
“胡说!”关玉衡态度一变,打断了中村的回答,一针见血地说,“为什么携带武器和军事地图,收集军事情报?”
中村知道,一个中**队的小小团长手中没有多大权力,不敢把他怎么样。因此,他态度蛮横,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护,拒不回答实质性问题。审讯只好暂时停下来。
审讯井杉延太郎的过程非常顺利。在军官们威严的目光逼视下,井杉延太郎眼里掠过惊慌的神色,无言以对,只好低下了头。他吞吞吐吐地供述:“我们是军人。中村震太郎是陆军大尉;我是曹长,中村的助手。我们此行的任务是……”
证据确凿,真相大白。如何处置日本军事间谍呢?关玉衡焦急地思考着。关东军在沈阳、旅顺口、海城等地驻扎着大批军队,对东北早已经垂涎三尺,此时派遣军事间谍进行侦察,用意是再明显不过了。若放了他们,就等于放虎归山;若不放了他们,日本在中国东北享有治外法权,一旦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