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恐怖悬疑>明末之兴汉>106.意外来客
也有一种对彼此的思念。

向招弟正值花季、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徐班这个崇拜的大牛,心里自然是有很多爱慕的。而徐班虽然接近而立之年,但是感情世界同样一片空白。也许刚开始对向招弟只是一种欣赏,不过时间长了,两个脾气和秉性异常合拍的人难免会产生了感情。只是在师生恋如此禁忌的背景下,两个人谁也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

感情备受打击的两人精神状态明显萎靡不振,大家都以为他们是受到了流言的影响,殊不知他们其实是因为不能在一起而痛苦。为了逃避痛苦,他们只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尽量使自己忘记彼此的存在。只是越是如此,那种思念越发刻骨。

徐班的父母在知道了流言的事情后,更加的着急了,明确表示已经答应了徐家大房介绍的那门婚事,徐班同意与否都无济于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徐班根本无力反抗。绝望的徐班偷偷的把向招弟约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告诉了她自己的痛苦与无奈,两人第一次抱在了一起,却是相互痛哭。徐班甚至失去理智坦言想和向招弟一起私奔,被向招弟劝阻了,实在是私奔的代价太大了。

但是向招弟实在不甘心,最后把心一横,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再次找上了妇联。

刘雅婷亲自出面处理了这件事情,但是面对向招弟讲出的事情原由,刘雅婷也是脑仁疼。师生恋、悔婚、私奔,无论哪一条都是大麻烦,也超出了妇联处理的能力,搞不好就会惹出许多是非出来。

实在没辙的刘雅婷找上了李雪晴,李雪晴面对这个问题也是一筹莫展,最后还是把事情捅到了鲁若麟面前。

鲁若麟也很无奈,哪怕自己再强势,在一些传统习俗方面也必须妥协。因为这些东西经过几千年的潜移默化,早就深入人心,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师生恋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文明社会,依然被很多人唾弃,就可以知道这玩艺的禁忌有多么大。

好在徐班和向招弟的师徒关系一没有在工匠协会登记,二没有经过传统的拜师仪式,只是处于一种双方的默认状态,还有可以操作的空间,否则即使是鲁若麟也只能放弃。想想杨过和小龙女,看似神仙眷侣,羡煞旁人。其实他们一直被主流社会所排斥,就是因为得不到世人的认可。最后神雕侠侣为什么要隐居,还不是被逼的,既然不被接受,干脆找个远离世人的地方自己躲着玩,眼不见心不烦呗。

当务之急就是先阻止徐班与那个大家闺秀的婚事,否则一切都是枉然,毕竟悔婚这种事情太伤人品了,何况涉及到徐家这个兴汉军的重要合作伙伴。鲁若麟赶紧把徐青松叫了过来,询问关于徐班的婚事进展到了哪一步,是否把徐班父母同意的消息传回去了。

好在这两天徐家没有返回松江的船只,消息还没有传回去,否则等双方统一了意见,真的只能放弃了。

因为与徐青松的关系比较熟悉,鲁若麟也没有闪烁其词,直接告诉他徐班的婚事先暂停,不要将消息传回松江,并且大致告诉了他具体的原因。

徐青松对于鲁若麟插手徐班的婚事感到有些惊讶,这毕竟是私事,贸然插手是很范忌讳的,搞不好就是两头不讨好。不过想到鲁若麟对徐班的重视,又觉得理所当然了,不禁有些羡慕起徐班来,这是真的入了法眼了。

对于鲁若麟的要求,徐青松倒是无所谓,徐家主动操办徐班的婚事是为了笼络徐班这个在兴汉军中风生水起的大红人,最终的着眼点还是在鲁若麟身上。既然这个婚事徐班这么抗拒,鲁若麟又插手其中,再操办下去就适得其反了。现在暂时停止还落了鲁若麟的人情,怎么算也不吃亏,想来家族那边也不会有意见。

搞定了徐家这边,鲁若麟立马叫来了柳如是,紧急新排了一出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世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流传度也非常广,有很深的群众基础。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表现,效果更加震撼,也更容易打动人心。

在详细介绍了新排这出戏的原因和背景后,柳如是更是动力十足,如果可以因为这出戏让徐班和向招弟有情人终成眷属,那就功德无量了。何况《梁山伯与祝英台》对自由恋爱的支持和封建婚姻的控诉也可以影响世人的观念和风评,造福众多爱而不得的男女们,这不正是契合了文宣司的职责吗?

柳如是是感性的,自己也曾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所以对徐班和向招弟的遭遇感同身受,在这出新剧上花费了很多的心思,甚至主动出演祝英台,剧情上也得到了鲁若麟的许多指点,最终出来的效果也令鲁若麟非常满意。

露天广场毕竟不是表演舞台剧的最佳场所,现在济州城大剧院正在修建,因为扩音问题,剧院修建的形式参照了罗马剧院的那种下层式结构,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舞台,也可以使声音更加响亮。

首演的时候,鲁若麟特意将徐班的家人一起请了过来,向招弟的父母也有其他人代为邀请。能够与鲁若麟一起看戏本身就是一种荣耀的事情,两家人自是高高兴兴的前来看新戏。

爱情永远是文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任何时候都不会显得过时。《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太多版本,对于文宣司的老大柳如是亲自出演戏剧,大家还是非常期待


状态提示:106.意外来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