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国势>【第094章 】 最长的一仗(21)
个城市现在事实上已经陷落了。除非……我们和中国人再打算好好打一次。”加里宁的资格不如托洛茨基,但因为事关重大,也不便再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语,直接道,“列宁同志当初能接受《布列斯特条约》我们现在自然也有参考的价值,只要击破了帝国主义利用中**阀干涉革命的阴谋,稳定局面,将来再和中国人算账是来得及的,完全不用着急。”

“好吧,既然同志们坚持,我也同意这种观点。”托洛茨基转过头去问斯大林,“斯大林同志,您有不同意见么?”

这个问题让斯大林很难回答,说是也不好,说不是也不像话,他最后咬了咬牙,说道:“我个人有一点不同看法,但绝对拥护中央作出的决定,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应付各种挑战。”

1920年9月7日,高纬度的鄂木斯克已经有了阵阵凉意,距离西伯利亚寒流南下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但红军再也等不到天气完全转冷的那一刻了。在这一天,在漫长的讨价还价、反复的争夺拉锯中,中俄《鄂木斯克条约》终于得到了双方的签字认可。而在签字之前,鄂木斯克的红军已经投降。

虽然用的是冠冕堂皇的“解除武装”字样,但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事实上,所有红军都视这种结局为解脱。鄂木斯克已是一座死城,没有人再想打下去,甚至于还在组建中的远东集团军在得知了鄂木斯克的遭遇后,要求配备足够的防毒面具的要求都能让红军的后勤忙死,最后听到达成协议,不必再出兵的消息,都是大大松了口气。

根据《鄂木斯克条约》的规定,除了归还所有《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所有被沙皇俄国割掉的国土外,在西伯利亚和中亚方向必须恢复至中国传统势力范围。当然,所谓的传统范围自然是各自解释了,但条约明确规定在西伯利亚方向,以鄂木斯克所在的额尔必齐河为界,后续的划界事宜,则以双方共同划界小组勘定……苏俄声明放弃一切在华租界及其他特殊权益,中东铁路由中国无偿收回,中国则承诺,对于愿意回归苏俄的俄国普通民众予以自愿遣返,并允许携带个人财产,中俄双方互相放弃对战争的索赔要求。

同时,双方在秘密协定书中商定,无论俄国与协约国处于何种关系,中国均需保持善意中立——中国还不想扮演列强侵苏的急先锋,而苏俄亦急于从远东战场脱身,以便更好地将力量投入到欧洲部分。红军从远东之战汲取了足够的教训,坦克、火炮、飞机是战场压倒性的力量,而后勤与物资保障则决定着持久力。而国防军则利用了与苏俄战争锻炼了部队,更试验了新兵器、新战术,各类军事能力与素养有了进一步提高。

现在,除了盘踞在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北部的日本人外,中国已经收回来全部俄国占领的土地。消息传出,举国欢腾,无不将其看作是中国恢复大国地位的标志,甚至于各类遗老遗少,也不得不承认中央政府在中华复兴道路上的特殊功绩。

明面上的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已经结束了,但暗地里的战争,却即将在巴黎打开大幕。中国已经派出了顾维钧为团长的代表团,乘坐邮轮前往巴黎参加会议。

中国是唯一一个不是大战交战国而又十分重要的参会者……

!#


状态提示:【第094章 】 最长的一仗(2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