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纨绔出仕>第256章 新的麻烦
,同时又插言问道:“够条件的这样搞,不够条件的怎么办?”

刘福荣回答道:“小泉村共六百八十三户人家,够条件拆旧房建新房的有二百零五户,其余的是才修了新房,而且都集中在这周围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我们的方案是能改建就改建,不能改建的在现有基础上搞风貌打造,比如按统一要求刷白、油漆线条、改造房屋周围的环境和通户路建设、以及绿化问题,使全村看起来同一格调。统一管理。”

李睿一听,估计问题出在哪里了,提醒道:“这样做有资金投入的差别,出现新的矛盾。福荣,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你现在搁平了不代表今后不出问题,老百姓也会搞秋后算账的。”

刘福荣道:“我们村委已经研究了,准备组织一个全部由村民代表组成的议事小组,对每家每户由集体承担的部分进行测算,以最高户为基准,依次用集体经济补偿,这一切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公开,村民评议,直至没有意见。”

李睿点头道:“嗯,这样好!只要阳光了就不怕别人说事,老百姓怕的是我们干部遮到蒙到,没事也怀疑你在搞事。”接着他又不解地问道:“既然方案措施都很到位也充分民主了啊,为什么还有阻碍?”

刘福荣苦笑道:“李书记,说起原因我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十几户隔得很远,如果由集体负责修通户路、改造坏境,花的钱比新修一座房子还多,他们完全小农意识,考虑到集中到一起周围坏境狭窄了,想养个鸡鸭,种个菜什么的不方便。唉……”说着,他也是连连摇头。

村主任王光荣接着补充道:“工作我们都做了若干遍了,他们不动,整体工作就受到影响。”

一旁的江连生的姘头,村妇女主任谢婉婷也迫不及待的表现道:“我包的那户更扯蛋,说村委要拆可以,他不出一分钱。找他次数多了,还不耐烦,这几天干脆出门打工去了。”

李睿听着村委班子成员一个个倒苦水,但听到最后实在是听不下去了,都是强调困难,具体的办法却一个也没有,他皱着眉头抬手压了一下,打断道:“你们把每一户的思想工作都做到家了吗?真正不愿搬迁的原因什么?福荣,光荣,你们要把好处讲到,光你们讲还不行,可以动员村民代表和觉悟高的村民一起讲,一起做工作。我虽然不是农村长大的,但我知道农村有个习惯,周围邻居都有一个从众的心理,一人坚持干什么,其余的人爱学样。小泉村和江边村迟早都会纳入青山泉镇城区规划范围,他们现在不搬,今后吃亏就大了,他们现在不在乎,儿子孙子的利益也不在乎吗?这个道理一定要讲清讲透……”

他说到一半,无意间抬头看到会议室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组织结构图——小泉村、江边村运输协会,会长陶喜。他的心里顿时一惊,连忙问道:“这运输协会是多久建立的?”

“两个月前刚建的,上次县民政局发了文,要求规范发展农民组织。”刘福荣回答道。

“这个陶喜是你们村的还是江边村的?”李睿接着问道。

“我们村的。”刘福荣道。

“会员七十八名?”李睿看着墙上的组织结构图,嘴里暗暗念着,脑子里却在想上次丁峻峰跟他说的那事,这个陶喜分明就是青山镇最大的黑社会头子,居然还堂而皇之地搞起了运输协会,难道还想正规化、企业化不成?

他转头问王光荣:“这些会员都是两个村的运输户?”

“都是。”王光荣回答道,“有一些是一直跟着陶喜干的,另外一部分以前是陶庆的手下,陶庆被抓之后,这些人全都跟了陶喜。”

王光荣看到李睿的神情有些凝重,连忙又解释道:“李书记,现在成立了运输协会都正规了,没有出现象以前那样哄抬运价,车霸、沙霸等现象,大家都是规规矩矩做生意,而且他们除了搞砂石运输之外,在县城也有个点。”

“那他们外出搞业务的基本情况你们村委都了解吗?”

王光荣摇了摇头:“他们一般不和村里发生关系,我也了解的不多。”

李睿又把眼睛看向刘福荣,他也摇摇头,说道:“县民政局的同志说我们村建农民组织很有代表性,搞新村建设更应该把农民合作组织建起来,这样对村支两委的工作也是一个帮助,也才能真正做到依托产业搞可持续发展。我和王主任一商量,觉得运输业最成熟,所以和江边村一说,大家都愿意,陶喜个人也同意牵头,当这个会长。”

看来刘福荣和王光荣并不清楚陶喜的底细,他既然知道,就不得不过问。其实说到底这件事可大可小,但把黑社会组织堂而皇之地吸收进村民组织,问题的性质就变了,如果将来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李睿作青山泉镇党委一把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起码也是失察吧。

但是这种事他又不能跟刘福荣、王光荣明说,不过既然来了,李睿倒是想见见这个传说中的青山泉镇老大。

他问道:“这个陶喜平时一般在村里还是在县城里?”

“以前他一直在县城搞运输业务,自从陶庆被抓之后,咱们镇现在又到处在建设,砂石运输的业务量惊人,目前他就基本上常驻在村里,早上我出来上班时还看到他了。”王光荣道。

李睿点点头,抬腕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中午十一点半了,他打消了原计划回镇里吃饭的计划,便对刘福荣


状态提示:第256章 新的麻烦--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