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拱手一礼道:“启奏陛下,再过半旬,洛阳书院正式开院招生,臣请陛下在开院当日圣驾开言。”/p
洛阳书院,韩信当然知道,这是他提议开设的,当初他去颍川书院招纳人才,虽然最后有郭嘉和荀攸跟他而走,不过他也没忘记其他人的冷脸。/p
所以出来后,他就决定开设另一家书院,和颍川书院分庭抗礼,刚开始是决定在荆襄开书院的,毕竟历史上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都是出自那里。/p
不过他之后了解到,如今的司马微还在颍川书院教书,加上一国京师少了学府重地也不像话,所以决定直接在洛阳开设书院。/p
对于洛阳书院韩信还是很期待的,它有蔡邕这个大文学家当院长,还请来了大儒郑玄,王烈、邴元等人。/p
想到这里,韩信连道:“蔡尚书安心,书院开院之日,朕必定前来恭贺。”/p
“如此,臣恭迎圣驾。”蔡邕拱手一礼退入队列。/p
处理完兵部,吏部,礼部的事情后,韩信直接问道:“其余各部尚书还有何要事启奏的吗?”/p
韩信话音刚落,堂上就响起一阵结巴声:“陛陛陛下下下,小小小臣臣臣,有有事事启启奏奏。”/p
韩信闻声看去,出列的人正式刚任命的工部尚书马钧,对方想来是第一次在众多人面前发言,以至于平时小小的结巴,变得更加大舌头起来。/p
工部,一个能工巧匠的集合地,在堂上一些人看来,工匠所会的奇技淫巧,根本难登大雅之堂,他们想不通韩信怎么会把马钧这等人招来上朝,还给了一部尚书一职。/p
看吧,如今话都说不清楚了。/p
韩信不知道那些人心中的腹俳,哪怕知道了也会鄙视这些人没见识,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科学技术才是生产力的进推器。/p
看着马钧涨红脸,欲言又止的样子,韩信温声道:“马尚书无需着急,这样吧,工部很多技术需要保密,朕明日亲往工部与尚书详谈如何?且朕也有些想法需要和尚书商讨。”/p
“陛陛下下,臣臣遵旨,陛陛下下的想想法,臣臣很很期期待。”/p
马钧听了韩信的话,长舒一口气,让他在这么多人面前,把事情说明白,怕是要废大半天功夫,不过他更关心的是陛下的想法。/p
如今工部科学院发明的很多东西,相传都是陛下提议的。/p
马钧退下后,农业部尚书枣祗跟着出列,他先是拱手一礼,然后开口道:“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p
韩信看着枣祗,这个历史上首倡“屯田制”的人,农业在古代这个粮食产量不足的时代,其重要性不足言语。/p
曹魏后期能据半壁天下,早期枣祗提出的屯田制度,在当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p
对于这种国宝级的人物,韩信不像其他人看不起,他温声道:“尚书快快免礼,有何事启奏,徐徐道来。”/p
韩信的看重,枣祗自然能感受到,只感陛下果然是有道仁君。/p
他起身道:“启奏陛下,今年一季夏粮即将收割,臣亲自去田间考察,老天开眼,臣断定此次夏粮必定比往年多收几层。”/p
“是以,臣请陛下下令各地官府多建粮仓,以防不备。”/p
面对如此好消息,不仅韩信高兴,堂上其他人也开心,不管怎么说,这是总体国力的提升,国家富有了,也关乎着他们的俸禄。/p
韩信大手一挥道:“准奏。”/p
只有他知道,枣抵说粮草比往年收成更多,是他的技能五谷丰登和屯田在其中发生了作用。/p
另外,如果草原上的耕牛到位,各地实行精耕细作,那么粮食的收成还会更多。/p
想到耕牛,韩信连问道:“枣爱卿,不知各地农户可曾分发到耕牛?”/p
说起这个,枣祗就一阵兴奋,那耕牛可是数百万头之多啊,如果家家户户有了这些耕牛,来年百姓种田,不仅节省了体力,不至于这么辛苦,更是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p
“陛下,耕牛已经下发到各地农牧站实行套鼻环,如今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就可开始给百姓们分发耕牛。”/p
枣祗话音刚落,贾诩不待韩信回答,出列道:“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p
对于贾诩的出列,韩信和众人一阵疑惑,按理说不是一个人说完一个人再出列说话的吗?怎么贾诩在这个时候插队了。/p
不过韩信知道贾诩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伸手示意道:“文和有何话要说?”/p
贾诩拱手一礼道:“回陛下,臣刚听了枣尚书之言,见其颇有无偿赠送耕牛于百姓的意思,臣反对此议。”/p
“贾祭酒何出此言,百姓得耕牛可耕种更多土地,每年粮食收成更多,上交的赋税自然更多,此举利国利民,枣某不知贾大人何故反对?”枣抵皱着眉头,看向贾诩反问道,显然他很不满。/p
枣祗的话,让堂上一些内政官员不由自主地点头,是啊,如此一来,可谓双赢之举,这贾诩何故反对。/p
对面的贾诩倒是不缓不急回答道:“贾某并未反对把耕牛发于百姓,不过反对的是无偿二字。”/p
枣祗道:“不无偿,难道还让百姓出钱向朝廷购买,贾大人可能是不知人间疾苦,你去看看如今这天下百姓,有几家几户能买得起耕牛的。”/p
赞同枣祗意见的大臣又是觉得枣祗说的有道理,其中以蔡邕为代表,正待他想出列向韩信发表意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