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穿越之逍遥诗仙>第221章 写个请罪奏折

“大唐虽有综合国力,但是各地军阀已经是各自为战,谁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完成河西的统一。”/p

话音刚落,洪辩大师长长的语出一口气,语气尽是惋惜,听的韩家玉也是满腔的愤懑,一拳砸在了面前的地上,叹道:/p

“大师,为了名族大义,我们依然要忠于它!”/p

“韩大少爷,你能这么想,老衲真是为你高兴。我们的朝廷无论怎样,但它依然是我们河西数百万民众的希望。”/p

“大师今日所言到底是何意思,弟子依然没有明白你方才所提到的那个问题。”/p

“韩大公子,我们的朝廷之所以会令河西十州沦落到吐蕃之手,主要是因为朝廷没能集中精力调集大军收复河西。”/p

“据说大唐在最近两年间将会派出三路大军攻击河西的吐蕃驻军。”/p

听了这话,韩家玉顿时一怔,脸上洋溢着兴奋地表情,要知道:年轻的韩家玉从心底盼望着朝廷的官军能够收复河西。/p

如果太宗皇帝李世民真有心收复河西,那三路大军想要击败河西的吐蕃驻军简直是绰绰有余。/p

就在韩家玉沉浸在收复河西的幻想之中的时候,洪辩大师低声问道:/p

“韩大公子,如果朝廷大军进入河西,不知大公子该当如何?”/p

韩家玉几乎想都没想,就回达道:/p

“聚集乡勇痛击吐蕃暴军,为朝廷大军进入河西扫除障碍!”/p

此话一出,洪辩哑然失笑道:/p

“大公子的心情老衲能够理解,可是沙西距离中原路途遥远,能到官军进入到沙州的时候,恐怕大公子聚众已经晚了。”/p

“依大师的意思,弟子又当如何?”/p

洪辩并没有直接回答韩家玉这个问题,他知道这个青年在某些方面与武媚有几分相似,如果贸然回答这个问题,那依韩家玉的性格说不定真会把这个回答当成是至理名言。/p

看着洪辩大师笑而不答,韩家玉有些着急,站起身来走进洪辩,恳求道:/p

“弟子愚昧,还望大师指点迷津!”/p

“韩大公子切记,无论吐蕃军队在沙西一带如何为非作歹,希望大公子都不要冲动,要以家族的安危为己任,不可贸然与吐蕃为敌,明白么?”/p

“照大师的意思,弟子应该与家父一样,屈服于新县令的威力?”/p

洪辩并没有回答,而是微闭着双眼,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从间接回答了韩家玉的问题。/p

此时的韩家玉内心再次苦闷到了极点,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向仰慕的佛门高僧居然是如此的开导自己,他越想越郁闷。/p

渐渐地,韩家玉陷入到深深地郁闷当中而不能自拔,洪辩大师并没有打断他,而是在禅武之内轻轻地踱步,手中的佛珠也停止了转动,安静极了。/p

良久之后,韩家玉终于恢复了过来,望了望不远处的洪辩大师,欲言又止。洪辩理解韩家玉的苦闷,可是他只能言尽于此,二人沉默了一阵,韩家玉只得起身告辞。/p

当天深夜,新任南湖县令多吉端坐在县衙的公堂之上,公堂下面站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属下,这些人都是多吉的亲信,这次跟随多吉水涨船高,大都得到了不错的差事。/p

多吉仔细的听着下属关于城中大户上缴税粮一事的汇报,汇报完毕,多吉厉声问道:/p

“两天过去了,还有李家、韩家、王家没有如数上缴新一年的税粮?难道他们没有把本县的命令当回事么?”/p

“回禀大人,这些大户异常刁钻,恐怕认为大人是在跟他们开玩笑,故没有当真。不如我们趁此机会抄两个大户,也好为我们吐蕃大军立威,不知打人意下如何?”/p

“哼,凭我手中两千城防营大军,想要消灭一两个大户简直像捏死两只蚂蚁那么简单。不过临行之前,五州将军特别交代,要尽力维持地方稳定,决不可随意造次,明白么?”/p

“大人吩咐,属下铭记于心!”/p

“行了东赞,明天晚上三更以前,如果李家、韩家、王家还没有将税粮如数上缴县衙,那我们就带兵前往。”/p

“属下领命!”/p

“对了,本官对城内的韩家家主韩近虎此人很有兴趣,明天上午你陪着本官拜访韩家。”/p

“属下荣幸之至!”/p

“好了,你派人严加看管所收缴的税粮,千万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否则本官为你是问,退下吧!”/p

“属下遵命!”/p

等堂下的众人离开之后,多吉一人陷入到了沉思,他在想这个韩家到底有什么底气敢与吐蕃人为敌。/p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一旦得罪了吐蕃人,那是不堪设想。/p

此时的多吉脑海之中有十几个疑问,对韩家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这也更加坚定了多吉想要拜访韩家的决心。/p

而多吉明日的韩家之行注定会遇到仇视吐蕃人的韩家大少爷,而这次遭遇是否会给韩家带来灾难呢,韩家的命运又当如何?/p

是日上午,韩家家主韩近虎正在书武之内研读四书五经,忽然听到门外管家来报:“老爷,新任县令多吉求见老爷。”/p

“哦?多吉来干什么?不见,就说老爷我在筹备税粮,没时间见他!”/p

“多吉说了,如果老爷正在筹备税粮,那就暂时停下来,而且语气十分坚定!”/p

“哼,真是岂有此理,老夫想要清净一会儿都不行,他如今在什么地方?”/p

<

状态提示:第221章 写个请罪奏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