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络游戏>大汉列侯>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二更6000字求订阅!)
道从哪逮来几十斤蝗虫丢到水里去喂鱼,那鱼全张着嘴等在水面上,落下来的蝗虫一口一个吃下去。难怪才半年就长出那么大的个头。”

&说侯府养那么多鱼干嘛用?那一个个网箱把鱼逐步分开怪麻烦的,到河里直接捕捞现成的鱼不的更简单?”

这时候郑老来咳嗽一声,几个老头立马停下嘴招呼他郑老就坐,老头们奉承道:“郑老在君侯面前也说的上几句话,肯定知道侯府养鱼的意思,您就说说这些鱼打算做用?”

&们把养鱼看的太简单了,咱们背靠渭河有取之不尽的野鱼捕捞。但是上古传下来的规矩是每年春夏必须休渔几个月,渔夫们都晓得这是避免竭泽而渔,但是长安城那么大。加上周围陵邑中的豪民商贾到处都是有钱人,他们要吃鱼也只能忍上几个月,有咱们自己饲养的鱼就不一样,一年从鱼苗可以长到七八斤到十斤(汉斤)重。这一尾鱼放在休渔期拿来售卖至少价值二十钱不成问题。这样算五条鱼等于一石粟米,七条鱼等一头肥羊,一百五十条鱼可以换来一头壮牛,三百条鱼能买来一匹三岁口龄的耕马,你们说东边那条河里有多少条鱼?”

老头们面面相觑:“我看那网箱从那头一直连接到灞水那边,多的数不清。”

&多的数不清,咱们侯府没有那么多草场去养羊,只好用河边的水去养鱼了。鱼羊者为鲜,有钱人三日不吃鱼脍会不舒服。五日不喝鱼汤会很难受,大宴里没有鱼羊炖煮的大菜不叫宴席,假若咱们侯府的鱼垄断长安和陵邑的市场,你说会赚多少钱?”

老头们掰着手指算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所以然,郑老得意地扬起脑袋道:“实话告诉你们,至少可以买来一千头牛!”

其实郑老也不知道能赚多大,随口胡诌个一千头牛果然把这群老头给糊弄住。

&呀!这可不得了啊!比咱们辛苦在地里刨食还要来钱,这养鱼一定得好好搞下去。”

&的有道理,要不咱们也去东边那条河上放几个网箱?铁的搞不来竹篾柳条编的还不容易?”

郑老在一旁煽风点火:“现在养鱼来不及了,只有老年春天开始饲养新鱼苗,至少要悉心照顾整整一年才能卖的上价,养个三年五载可以长到80斤(汉斤)的大家伙,这种鱼拿出去卖少于五百钱不用想着买走,咱们可以商量好售卖的批次,控制出鱼量保证赚的到大钱,你们几个合计合计,要是愿意就跟着我老郑一起搞。”

&用合计,咱们老兄弟几十年相信你的能力,我们都听你的,你说搞就咱们就搞!”

老头们欢欣鼓舞,庆祝自己找寻到人生的新目标,再也不用无所事事的游荡在闾里之中,仿佛突然间找寻到人生的第二春。

他们没有注意到庄子里来了个中年文士,他全程倾听着老人家的热烈讨论,对于老人们的晚年人生焕发出新的希望非常感慨。

转身走出闾里,步行在田间细长的阡陌之间,他就是客居在侯府中多日袁种。

这两个月,他一直在侯府附近的十里八乡走动,凭着做过县令和郡官的丰富基层经历,把京师长安城东的几个县走个遍,曾经亲自到几个县令的府衙里拜访,查阅田籍名数了解各乡各里的情况,又亲自到每个乡里拜访,凭着他是袁盎之侄和东海郡去职郡官的的身份,走到任何一处都会得到礼遇。

袁盎的名声非常大,作为耿直廉洁一心为公的贤臣榜样,袁盎的意外身死得到天下百姓的同情,每个人都知道袁盎死于梁王刘武,要不是天子胞弟的身份不方便谩骂,只怕刘武在民间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了。

走访的地方越多感触就越深,汉家的黔首百姓日子过的是那样清贫,一年到头存不下十几石粮食,还必须苦熬着徭役和戍边的军役,要不是汉制上承先秦涉及国本,他一定会支持废黜这些森规铁律。

什么才叫治国之术?

袁种曾经为之困惑和苦恼。

治国是抽象概念,无法用简单的指标数据来衡量。民心所向的道理很简单,可是该怎样满足百姓的**,成为官僚们最大的难题。

古典军国体系下的耕战制度。齐民编户耕作与战斗相辅相成,这套制度是建立在扩张领土为国策的基础之上,百姓的富裕与否要看大汉帝国的扩张速度。

可自从兵败白登山,大汉帝国的扩张速度就陡然下降一截,富有进取心的太祖高皇帝刘邦病逝,上台的守成之君刘盈缺乏治国才能,奉行萧规曹随的政治策略。以修养生息恢复国力民生为主要方向,由此,大汉帝国的国策由外向扩张。逐渐蜕变成内向治国,他们用治国的方略非常简单。

黄老无为。

无为治国很复杂也很简单,简单来说,除了税收徭役以外能省则省。奉行官僚不惹事、百姓不生事的思想。家家户户各司其职,百姓们安居乐业。

如此简单的制度,的确对汉初恢复国力起到巨大作用,六十年太平盛世造就人口翻番百业兴隆的奇迹,打破了秦亡六国而毁天下的魔咒,有力的证明了大统一的帝国,照样可以治理好这个国家。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黄老无为不在能满足社会需求。人口的增长造成土地和人的矛盾日渐增加,这时就需要一批有思想有胆识的人提出新的治国方略。

袁种曾经很失望的发现。满朝文武对改变国策施行新政了无兴趣,唯一称得上有进取心的儒家偏偏又是群不省心的人,早前鼓动太


状态提示:第117章 安得治世法(二更6000字求订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