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朕要当始皇帝>第八十六章 一千万两,小事尔。

朱元璋在位的后期,明朝进行了一轮犁地普查,其时明朝的犁地总数为800余万顷。这个数字是最为实在的,因为朱元璋期间的反腐力度之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

照道理来说,随着明朝的经济人口的发展,犁地数量应该不断增加。/p

但实际上明朝犁地的实践数量确实是不断增加,但是账面的数字确实越来越少,很大的一个因素即是当地豪强吞并土地。/p

到了崇祯掌权的时候,不仅土地兼并达到一个鼎峰,小冰河时代降临,再加上天灾人祸,这才导致了李自成这些反贼一呼百应,随手一拉就能拉出上万人马。/p

但若是朱承德说的是真的,大清那里有上百万公顷适合耕种的土地足够养活上千万百姓!/p

“仙长说的可是真的?”崇祯一脸激动道。/p

身为皇帝,哪怕被手下太监用几两银子的鸡蛋糊弄过,但在土地方面,崇祯也知道其重要性。/p

要是真的有这么多土地,大明就有救了!/p

一旁的李自成也是面露惊色,当初他交不起举人的银子所以才被逼的杀官造反,但要是真的有那么多适合开垦的土地,就算是把峡西让出来也值得!/p

“只多不少。”朱承德淡淡的说道,/p

东北平原具体有多大,朱承德还记得当初看到过信息,光黑土地就有103万平方公里!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p

而蓝星只开发的其中的一部分,若是全部开发出来,别说是一个大明,再来十个也毫无压力!/p

“如此宝地怎能让给他们!”得到朱承德肯定的答复,崇祯一脸狰狞的说道。/p

若是拿下这上百万公顷土地,他有信心平定国内一切混乱,实现当初太祖的功业!/p

“哼!”李自成冷哼一声,不过他还不至于为了还没影的事情和崇祯争吵,现在只有朱承德一面之词,谁知道是真是假?/p

哪怕以朱承德展现出来的神异,李自成也不会完全相信对方。/p

“那片土地现在还在大清手上,以现在的大明实力,能拿的下?”/p

朱承德反问崇祯,自孙承宗、孙传庭两位名将死后,大明再也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吴三桂算个人才,可惜要防备清军。/p

至于其他人,要是崇祯还能指挥的动,那还会沦落到吊死煤山的下场。/p

崇祯也明白自己现在的局面,只能把目光看向朱承德,期望他能出手。/p

朱承德摇了摇头,他来此的目的本就是要让李自成去和大清狗咬狗,在他眼里,崇祯和李自成都差不多。/p

如果不是李自成难泥扶不上墙,再加上崇祯身上大义在身,能让他省不少事,他丝毫不介意帮李自成夺了这江山。/p

“朕知道闯王不信,不过尽可以派人去关外查看,至于这京城,还是早早离去的就好。”/p

李自成看着朱承德,一咬牙,举起了一根手指。/p

“一千万两!只要你拿出一千万两,我就立即退兵,还帮你们对付清人!”/p

面对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朱承德轻松笑道:“一千万两,小事尔,闯王派人跟我一起走一趟吧。”/p

“去哪儿?”/p

“拿钱。”/p

李自成稍微一沉思,便指着贺锦道:“贺锦,你跟着他们一起去。”/p

“仙长,皇宫已经没钱了,您要去那里找银子?”跟在朱承德身边,崇祯有些好奇的问道。/p

“京城重地,怎会没钱?”/p

朱承德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p

“皇宫没钱,不代表有些人没钱啊。”/p

贺锦已经点起人马,推着大车跟了上来。/p

“走吧,我们先去你国丈家一趟。”朱承德把崇祯拉住,一同跃到马上,驾马向前赶去。/p

不一会,车队就到了一家豪华的府邸门前。/p

“国丈家也没钱啊,当初朕请求百官捐款,国丈家还要靠卖府邸帮助朕,最后被朕拒绝,拒绝以后,国丈更是拿出了三千两交给朕。”/p

看到这熟悉的一家,想到自杀而死的皇后,崇祯声音不由得有些伤感。/p

“是吗?既然国丈那么忠心,那么就让他把这宅子捐出来吧。”朱承德眼底带着一抹杀机,淡淡的说道。/p

随手一拍旁边的士兵,命令道:“去告诉府邸主人,这间府邸朕买了。”/p

士兵本来不想答应,但是被朱承德扫了一眼,来自本能的求生欲就让他不由自主的执行了朱承德命令。/p

很快,圆滚滚的周奎就带着一群下人赶了出来。/p

“这不是贺将军吗?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周奎一脸讨好的向贺锦问好,至于旁边的崇祯,看都没看一眼。/p

“国丈……”崇祯伸出手,想要和周奎说话。/p

“滚开!你这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告诉你,我们早等着闯王来,将你这个昏君铲除!”周奎看到崇祯,仿佛像看到一群垃圾一般,再也没有以往的恭谨,每一句都在崇祯心里划出一条血淋淋的痕迹。/p

“怎么可能?”崇祯只感觉摇摇欲坠,若不是王承恩一旁扶住他,差一点就摔到在地。/p

“朕是来买房子的,我看你这房子外面正好贴着要卖,所以决定买下来。”/p

听到朱承德话,还有看到贺锦这些人跃跃欲试的神色,周奎额头顿时冒出冷汗:“那个,这是下人乱贴的,这府邸不卖……”/p

声音越来越低,在朱承德释放出了自己的气势之后,周奎更感


状态提示:第八十六章 一千万两,小事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