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看戏到三国>第21章 贪心的伍习

由于王和以前在颍川做掾吏时积攒了不少的好名声,再加上这郭丰也是一位宽厚通达之人!所以这两位君子做起买卖来,那是自然的十分顺利!钱货交清之后,由于这长庄离营地还有小半日的路程。所以最后王和听从了好人郭丰的建议,留宿在长庄一晚,打算明日一早再带上购买好的粮食返回营地。/p

而我们这位伍*人,由于伍军候价格实在是给得太低了。后来还是郭丰出于为国出力的崇高品格起作用,才半卖半送地给了伍习五千石军粮。这五千石军粮郭丰才收了伍习二十万铢钱!这么算下来,那伍习又多赚了五万钱!(伍习本打算用五十万钱买一万石粮食,现在五千石只用了二十万钱,这可比他自己出的价钱还少了五万钱呢!)这伍习得了好处,自然也就不再为难郭丰了。/p

只要这黄巾乱党还在,这“购粮”之行,就还得继续,只要朝廷不说什么,那他伍习就可以在这颍川慢慢地购粮。这购一次粮他就赚一次,这种好事,他当然是十分的乐意啦!在这长庄得了好处,他也就自然不会再继续纠缠郭丰了。在与郭丰钱货交割清楚好后,伍习也是叫人立马押送着粮草先返回到阳城军营去。/p

但是别以为董卓手下的这位军候就这么算完了!他伍习也是一位沙场的老人了。当他知道还有人来这郭丰庄上购粮时,他心中就肯定其中必定有什么蹊跷。/p

伍习这次出来购粮总共带出了五百人左右,这五百人大约有一百名骑兵和四百步兵!伍习叫他的副官马迟带上四百步兵押送着粮草返回阳城大营。而伍习自己却在出长庄五里左右后,和一百骑兵躲进了一片密林之中。原来他这是想静候这位王掾吏出来啊!/p

在这伍习看来,一般的大宗购粮,不是巨富那就是军队了!而这颍川一带,他伍习可没听说朝廷的哪个军队在这附近购粮。所以他想当然地认为这王掾吏肯定是有钱的巨富(是打算屯粮避难)!/p

原来这伍习是打算敲一敲王掾吏的竹杠啊!/p

可惜这伍习还是算漏了一点!这汉家的军队虽然没有,可是这黄巾的军队却有啊!可能他伍习根本就不会想到,这县里的王掾吏会给“黄巾军”买粮,而这黄巾军竟然还会花钱买粮!(在他脑子里,肯定还不会相信有政府的官员会去从贼,也不会相信这黄巾贼会花钱去买粮。)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啊!/p

繁星点点,一夜无事。/p

伍习终于在第二日一大早等到了王和等人从长庄出来!王和这次出门总共带出九辆毛驴板车(全部家当,还有一辆驴车被“猴子”不知带去哪了。)和十个轻壮。/p

这种场面更是坚定了伍习的判定!伍习于是远远地尾随着王和等人,他打算找到王和的老巢。/p

经过小半日的行程,王和算是平安地把五百石粮食运回到营地了。/p

公元184年4月26日上午。此时的游志等人还在地下墓穴吃土。/p

而营地也是有条不紊的运作着。这游志任命的随军司马李力那还是很尽职尽责的。虽然这大营绝大部分人都是老弱病残妇幼,但这并没有妨碍到李力他恪尽职守。他依然是认真地安排轻壮在营门站岗。/p

这三千人马,有两千多人是随军的家属。而这一千人里面竟然还有七百多的伤员。能正常行动的也只有三百人左右,而且大多还是老弱之兵。所以这就是黄邵为什么会那么痛快地给游志三千人马的原因!/p

这简直就是黄邵甩给游志的包袱!这样黄邵不仅减少了三千多人的负担而且还成功地把颍川黄巾军正渠帅给支走了!/p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p

伍习远远地跟着王和来到大营外。当他发现这王和来到的地方竟然有几千人聚集时,心中也很是震惊。但他看到这大营外竟然还有士兵站岗时,心中不免有些犹豫。毕竟他这次只带来了一百骑兵。可是人的贪念还是无法控制的!因为这伍习观察这群人后,发现他们这大部分人都是些老弱病残妇幼!而且也没有骑兵。(到目前为止伍习还没有发觉这群人是黄巾军,伍习一直认为这是逃难的百姓。)/p

其实这还得感谢游志的先见之明。游志一出阳翟县城时,就马上就命令大家把黄巾军的旗号给撤掉了。/p

所以伍习才敢继续打这群人主意(因为他还以为这是一群百姓)!伍习这帮骑兵可都是西凉来的,他们可是号称“西凉铁骑”。那就算是对付上凶悍的游牧骑兵那都不会惧怕的,更何况是对付这群弱弱的百姓!伍习想定:就算到时,啃不下这块肥肉,到时策马而去,估计他们也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的!/p

这种骑兵冲杀步兵的事情,那“五虎将之一”的马超就干过。而且当时马超只带有五十多名骑兵,他就敢去攻打城市。虽然当时马超在打“历城”时,城内守将是因为乌龙,自己主动去打开城门而招敌人进入的!但是这五十几人就敢攻城的勇气那可不是谁都有的!所以说,西凉来的都很猛啊!敢情这伍习和马超那是一脉相承的“胆子大”。/p

此时正当这王和忙着在营地里安排卸粮时!那鸡贼的伍习就抓住这难得的空档时机。/p

只见他派出了十名干练的斥候。悄悄迅速地摸到营寨门口!那十名斥候都是清一色的骑着西凉劲马!装配着八尺长标枪和“一石力”精弩,外加上精铁环首刀。/p

这汉代斥候的作用那就是安


状态提示:第21章 贪心的伍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