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看戏到三国>第72章 幸福高老庄

树上的蝉鸣,永远是夏天挥抹不去的背景“音乐”,炙热的太阳依旧焦烤着广袤的华夏大地....../p

此时已经是农历七月份的时节了!这时的大汉江山,很多地方依然还在爆发着黄巾起义。不过现在的游志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老巢”。/p

高老庄在众人的努力之下,把庄园的西面开出了一大片空地。于是游志把自己三百人的“军队”驻扎在此。这样做一来是为了训练方便,二来也是可以军民分开,互不影响着。/p

此时正值下午三四点的样子,远远的就能听见高老庄西面的军营内传来阵阵地欢呼和叫好声。/p

“传球啊!哎呀...伯平啊!你球踢得真的是太臭了啊!咋踢的球啊?”游志脸红脖子粗地喘着气说道。/p

原来,现在这高老庄已经把田里的麦子全部给收割入库了,现在这高老庄有一个短暂的空闲时间可以娱乐一下(八月份才能耕犁田地,九月播撒麦种)。所以这游志正和庄内的一伙青年踢着“蹴鞠”(足球的始祖)。这项运动可是好处多多啊!一来了,可以全民娱乐。二来还可以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三来还又能增强集体合作能力。/p

蹴鞠它在中国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是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p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也是沉寂。可到西汉建立后,开始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战国时期,足球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到了西汉初年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古人居家旅行必备娱乐物。/p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很喜欢观看蹴鞠运动。《汉书》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的“鸡鞠之会”,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在西汉时期,“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p

三国时曹操有可能是位踢球的高手,但至少保证是位超级球迷。《魏略》称有个叫孔桂的人,他蹴鞠玩的实在太好了,因此有记载“故太祖爱之,每在左右。”三国时蹴鞠也很盛行,《会稽典录》曾说:“三国鼎峙,互兴金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所以,如果有人大话历史。称乡村地主出身的张飞是超一流的蹴鞠高手,那倒也不一定是空穴来风。/p

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着,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的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p

在汉代有球门的蹴鞠比赛又可分为双球门的直接竞赛和单球门的间接比赛。双球门的直接竞赛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于军事练兵。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p

现在这游志踢的就是这种双球门的24人比赛!/p

蹴鞠固然是一项好玩的运动,但是这游志高老庄的其它建设也是没有被耽误的!/p

这高老庄现在不仅建了一座小型的军营(三百人的军营),而且游志还在庄园的北面各建立起了一座公共的食堂和公共的浴室(温饱的问题和卫生的问题,是游志对高老庄最基本的要求!在他心中的目标是:在高老庄生活的人,那绝对是不会饿着肚子!而且个人的卫生也是绝对要比这个时代的平均标准还要高上一个级别)。/p

还有游志在庄内的住宅现在也是改建成了一座学堂!这学堂的“校长”现在是由郭嘉担任的,而且老师除了王和以外,现在这陈中也是加入了教学的队伍当中。(陈中自从在阳翟城被游志从马厩里救了出来以后,这老先生终于也是想通了,现在他也是一把的年纪,估计自己的仕途在这黑暗的东汉王朝是没啥希望再进步了,陈中索性就全家都搬到了高老庄,跟着游志为大汉百姓干点实


状态提示:第72章 幸福高老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