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有命令传过来,黄花菜都凉了,因此只得咬牙,这事自个怎么都得做回主了!问题是,徒景年之前为了避嫌,对边军实在是不怎么了解,西宁郡王那个人,也就是在每年年底的时候才能见到,也就是见到,几乎没说过话,对平安州那边如今具体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另外,除了平安州之外,其他边镇有没有遭遇胡人的军队,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消息。

下面的问题就是,要找谁带队,救援平安州,而救援的人马,是从其他边镇抽,还是直接抽调京畿附近的军队,徒景年根本一筹莫展。

紧急军情一封封传来,平安州那边金暄也快急疯了,大晋重视军功,使得勋贵至今在朝中依旧极具影响力,相应的,对于战败、失土之类的罪责,惩罚也很严重,而且,这么多年来,金家人将平安州这边经营得铁桶一般,几乎把这里当成了自个的大本营,金家多年积攒的财富,八成都在这里,而不是在长安。因此,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也是不肯也不敢放弃平安州的,因此,一直咬牙支撑着,就等着援兵来救了。

詹事府这边,徒景年看着这些军情,皱起了眉头:“胡人大军来袭,可见蓄谋已久,草原上之前必有异动,怎么这几年来从未看到类似的情报?”

兵部留守的右侍郎柳芳这会儿硬着头皮出来道:“殿下,臣以为,追责的事情可以暂时押后,此时最要紧的还是及时调兵遣将,好救援平安州,平安州距离长安不过数百里,若是城破,只怕胡人过不了多久,就要兵临关中了!”

柳芳此言并非危言耸听,长安距离几大边镇都不算太远,平安州最近,相对而言,平安州的守备也是最为疏松的,因为说实话,平安州那边其实不适合骑兵大范围冲锋,当年太//祖定都长安,在西边广植树木培养水土,平安州那边如今也是多有大片的树林,开阔的地方也有,但是,也就是预留着互市的,谁想到,那些胡人不挑别的地方,就领着十多万人马跑平安州去了呢?

徒景年轻哼了一声,柳芳是理国公府的嫡系出身,理国公柳家如今正有子弟在边镇上呢,若是追责,难免牵扯到他们这些勋贵身上,自然想要避重就轻。不过柳芳说得也有道理,徒景年看着地图,开始询问最近的边镇的驻军情况,又问过了兵部的意见,直接发出调令,命宁夏、固原、甘肃三镇各派五万兵马驰援平安州,又严词急令西宁王府,务必守住平安州,等待援兵,若有失土,定当重责!而兵部、户部也快速运转起来,为平安州提供足够的军需物资,并且也做了另一手准备,若是平安州不敌,有破城的趋势,立刻命人烧毁平安州城,不让胡人得到战略物资补充,后面也实行坚壁清野之策,阻挡胡人的脚步。京畿附近的大营也开始动作起来,若是平安州城破,就能及时做出反应。

下达军令之后,徒景年命人将自个的处置措施抄录了一遍,直接向江南送去,也是要提醒承庆帝,玩这么久了,赶紧回来吧!

徒景年几乎天天住在詹事府,时刻关注着军情,生怕有什么变故,除了平安州那边,还有各个边镇的消息,也在留意,生怕胡人搞出了什么分兵之策,攻击了其他边镇,好在一直没有类似的消息传来,总算让徒景年暂时松了一口气。

而几天后,累死了十多匹马之后,消息总算传到了承庆帝手里,承庆帝当机立断,中断了预计的行程,直接命人拔营,日夜兼程回京。


状态提示:第58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