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帝国风云>第三十三章 一意孤行
中德关系。可惜的是,大战结束后不久,中德就因为利益斗争而分道扬镳,联合国成为了中德斗争舞台,其价值与影响力大打折扣,也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战后发生的一系列国际事件,都使联合国的声望遭受了严重打击。

比如,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等老牌殖民帝国的利益没有得到维护,而新兴独立国家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使得很多国家都不得不质疑联合国的能耐,也就对联合国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正是如此,众多中小国家必须把重大国家利益寄托到国家联盟上。

这也正是寰球民主国际同盟集团与泛北大西洋集体安全公约集团诞生的大背景。

这两个集团,分别代表了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利益,也是其众多成员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石。

中国没有能够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支持,也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寰球国际上。

仅仅一个下午,中国的政府与军方要员就分头会见了寰球国际十多个主要成员国的政府与军方代表。

所幸的是,在寰球国际,中国的主张获得了几乎所有成员国的支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土耳其做为成员国,不但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反而提出了很多的质疑。

当然,对中国来说,有没有土耳其的支持都无关紧要。

到了当天晚上,寰球国际中,除土耳其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员国都表示,支持中国对危地马拉采取军事行动。

只是,获得政治支持只是第一步。

十二月九日,寰球国际召开了全体成员会议,中国代表正式提出,希望各个成员国在军事行动上给予支持。

也就是说,出兵的不仅仅是中国。

或者说,中国在失去了安理会的支持之后,并不打算单独出兵危地马拉,而是要以寰球国际的名义发起军事行动。

显然,这就需要获得集团内的军事支持。

所幸的是,在政治上给予支持的各个成员国都纷纷表态,愿意出兵参与在危地马拉的军事行动。

当天,就有十多个国家提出了明确的出兵方案。

虽然大部分国家只是象征性的派遣了军事力量,比如泰国只答应出动一个工兵营,参与在危地马拉的军事工程建设,为中**队提供后勤支援,但是中国当局与中**方也没有指望这些国家能够挑起重担。

说白了,中国需要的也仅仅是象征性的支持。

在寰球国际获得了足够的支持,并不等于就能立即展开军事行动了。

十二月十日凌晨,周润康启程前往萨尔瓦多,开始对中美洲六国,即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伯里兹、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与巴拿马的紧急访问,为中国出兵危地马拉争取最后的基础条件,即外交支持。

这六个国家中,只有巴拿马是寰球国际成员。

另外五个国家,都只算得上是中国的友好国家,还没有正式加入寰球国际。

更重要的是,这是六个与危地马拉一样的中美洲国家。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赢得这六个中美洲国家的支持,那么在外交上,中国就有更多的立足空间了。

此外,针对危地马拉的军事行动,显然需要足够多的军事基地。

显然,在政治、军事与外交上,中国必须得到足够多的支持,哪怕只是象征性的,才能抵消掉在安理会之外对某个主权国家采取军事行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把战争控制在对中国有利的范围之内。(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一意孤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