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放着那朵花我来!>第六十八章
宇周游大唐时,曾在江南郁家呆过一段时间。但那时候他不过是十四五岁,眼前这个能被他一手拎起来的小丫头那会儿更是才两三岁,走路步子都不稳当,她居然记得那么小的时候发生的事?

“……你和大哥哥在书房讨论的时候太激动,把爹爹最喜欢的青瓷灯盏打破了,还栽赃嫁祸到珠珠身上,害得珠珠那天都没晚饭吃,还是大姐姐半夜偷偷起来去给它弄吃的。”忻娘面无表情,对于被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感到万分不满。

珠珠是当年郁家大秀没出嫁前养的白毛蟹,憨态可掬,还特别黏人,极受郁家两位秀的宠爱。

宁小裳看李复的眼神已经从“哦原来是李先生”变成了“哎吗居然栽赃嫁祸给蟹真不要脸”。

李复被噎了一下,任是谁在完全毫无防备之下得知,自己小时候以为瞒天过海的小把戏居然被一个路都走不利索的小丫头看在眼里,还一路记到长大,都会感受到某种无言的尴尬:“……咳,往事无需多提,我们还是先去把前方的机关暗器解除了吧。”

说罢,生怕这小丫头爆出什么黑料的李大先生利落地带着楔萝往前去,留下一时没反应过来的宁小裳等人阻拦不及,只能在原地扼腕。

——前方已经升起了一道火墙,并墙内地板下刺出的钢刺,阻拦了所有人的去路。

李复步子飞快,现在一回想,自己当初在郁家似乎还真有不少黑历史,而且几乎都是和郁家三个哥儿一块干下的,再仔细一想,那仨妹控几乎干什么都带着他家幺妹……也就是说,自己的黑历史都被这丫头全程目睹了?

玄天君同学有些心塞,为自己幼年时的掉以轻心。

早知如此,就不该玩得那么过火了!

——谁让郁家那三个小子和他年纪相差都不大呢?

于是顽皮的男孩子们毫无意外地玩到一块去了。

特别是郁家老大和老二,一个比他虚长半岁,一个小了三岁,都是聪慧异常之辈。不仅如此,他们更是自懂事起就被郁家爹爹带着在外行商,见识之广,思路之宽阔,不在被师父带着周游大唐的他之下。

他起初还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后来看到郁家爹爹和自己师父在一起谈论吐蕃和大唐边疆局势时,见那形容丑陋身有残疾的男子只听师父说了一句关于在往江南来的路上见闻,便能推断出千里之外长安城里发生了什么时,他方才明了这与自己年岁相近的同伴,乃是得其父真传。

可谓虎父无犬子。

要知道,郁家爹爹入赘之前,出身丝绸之路的大商贾之家,常年在西域和中原之间走动。自高宗后,大唐与周边诸国摩擦越发频繁,丝路之上更是马贼横行。甚至,很多时候,那些根本不是马贼,而是人人心中明了的来自何处的骑兵。

但即使知道又如何?

哪怕相比于前朝,商人地位已经提升了许多,但是士农工商这由春秋管子提出的阶级划分已经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数百年之久,早已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观点了。即使驻守边疆的军队知晓本国商人被欺辱,但在驻边军队多为杨国忠所属的神策军的情况下……聪明点的商人都选择打落牙往肚子里吞。

这般大情况下,为了避免大的损失,作为大商贾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及时规避开唐军与之交战区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但不管是大唐还是开战的吐蕃等国,都不会有那个闲心和心力去提前告知要路过此处的商人:哦,我们要开战了,你们换条路走。

于是,及时从有限的已知情报下推断出未来局势发展的能力,就成了郁家爹爹行走丝路数十年都不曾栽倒的独家秘笈。

而现在,这种本事,被他以言传身教之法,教授给了他的几个儿子。

理论联合实际,郁家几个小子对于大唐周边国家和中土的关系了解之深,是只能从文字情报上得知那些家国大事的他所不能企及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之后,师父罗宇带着他前往吐蕃,并且在那里定居数年,让他亲历这纷乱国境与家国大事。

而正是因为这个决定,他才会遇到为了教授弟子而跟着到了吐蕃、当年九天之一的钧天君李守礼,以及,因姐姐李沁和亲而跟去的李倓……

想到那被战场流矢带去年轻性命的柔美女子临终前的嘱托,还有这段时间以来自己从各路情报中所提炼出的结果,李复本因看到好友家小妹的轻松心情再也不复存在,只余下一片沉重。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

李复这里才想到某个让他不省心的义弟,正在思考等会要是见面了是让剑圣前辈揍他一顿好还是等他弄清楚他的“好义弟”想干什么了再让剑圣前辈揍他一顿好,就听到耳边一阵风声,紧接着就是忻娘小小的惊呼。

李复心道不妙,那丫头的身法灵活他是早有了解,能让小五完全没法反抗……他抬头,原本在另一边解除机关的忻娘正被一个眉目凛然、贵气逼人的俊美青年抓笑一样抓在手里。

——或许该吐槽一句真不愧是义兄弟,抓花萝的手势都是一样的拎人后颈,所不同的是李复拎的是衣领,李倓则是直接抓脖子。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脖子被人从后颈抓住,命门都被人一手掌握的忻娘此时乖巧得不行,完全没有在李复手里的闹腾劲儿。

“李倓!”李复惊怒,“放下小五!”

“好久不见,复兄。”面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