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恐怖悬疑>谜案追凶>第八回 莲花之谜八

太上皇被瓦剌军队抓住,前线兵败如山倒,石亨马上召集部队往京城方向逃命。由于他的部队成建制,再加上逃命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到了京城后,他的军队成为了一股不小的势力。这时候京城已经大乱,有的人坚持都城南迁,更有一些将军擅自带着士兵护送家人南迁。这时候兵部侍郎于谦找到了石亨,希望石亨站出来联合军官们一起拥立新君。石亨本来不想的,但是于谦用国家大义还有石亨一家老小作为威胁,石亨只好答应了。石亨在于谦的授意下,抓了不少动摇军心的军官,也杀了三个企图临阵脱逃的将军,石亨渐渐成为了京城军队的主要指挥官。

景泰帝临危受命后,主战派带着全城老百姓一起对抗敌人。当时于谦是总指挥,负责全局的统筹工作。石亨被任命为京城治安总指挥,负责带兵把守京城最前线。这时候的石亨已经没有了退路,只好和大家一起拼命杀敌。他知道输了的话什么也没有了,要是坚持住等到援兵的话,他就是国家的功臣了。为了自己的性命,为了未来的富贵荣华,石亨不惜牺牲手下人的性命。终于坚持到了最后,石亨坐倒在地上,心里特别的开心。虽然他的老部下死了大半,但是他没有死,他的功劳谁也抢不走。他石亨终于发了,不用为子孙们发愁了。

原以为可以当上大将军兼国公的石亨,事后才发现并没有如愿。第一,朝廷经过这么大的变故后,实在没有钱发给大家当奖励。所以石亨等功臣几乎一点现金也没有捞到。石亨只分到一个官员的宅子,这个官员因为怕死弃家逃跑了,其实不用皇帝赏赐也可以占用的。第二,皇帝和文官担心这件事情后,武将掌权得意忘形。每每国家有难的时候,虽然来支援的是武将,但是事后闹事夺江山的也是武将。为了遏制这种现象,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所以朝廷准备不给于武将太大的权限。石亨不但没有如愿当上大将军,而且只封为京城外围一个军队的指挥官。他的军衔和地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三,石亨没有当上国公,就连侯爷也没有,只封为一个伯爵。虽然于谦连伯爵也没有,但是石亨毅然绝对朝廷对不起他,景泰帝对不起他。

本来不太高兴的石亨,因为带兵懒散,纵容士兵抢夺老百姓的产业,再一次被朝廷教训。本来对他不错的于谦,石亨总觉得他们是一伙的,于谦指着鼻子痛骂石亨。这让石亨感觉到了委屈和不满,原来于谦这种文官永远不会和石亨这种武将一条心,石亨觉得自己被于谦这种人利用了。所以开始想其他的出路,甚至于想带着手下会自己原来的地盘去。

这时候太上皇的人找到了石亨,从石亨那里探听出了石亨的态度后,太上皇的人代表太上皇许下了重大的承诺。但是狡猾的石亨没有马上答应,他不需要空头支票,他要看清楚太上皇的实力才决定是否帮太上皇反对景泰帝。代表不但说出了太上皇的打算,而且给石亨看了太上皇联系功勋后人的资料。在这份关键资料上,几乎所有的功勋后人都签了名字,就代表他们已经和太上皇达成了默契。这份相当于是盟书的文件,彻底让石亨决定帮助太上皇。石亨一边在盟书上签名,一边把自己手里的部队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代表。代表保证在行动前,帮石亨彻底控制军队,石亨在自己的部队里面一定可以说一不二。

有了功勋的支持,又有石亨这种有实力的武将支持,太上皇复位成为了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刚好这时候景泰帝开始疏远对他忠心的于谦,这给大家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太上皇在大批石亨的军队士兵的护送下离开了重华宫这个监狱,一路进入了皇宫正门。这时候功勋后人中的一个人以视察宫中治安为理由,带人接管了宫中守卫。所以太上皇几乎一路没有阻拦的情况下,顺利来到了皇宫。景泰帝在睡梦中被士兵包围,太上皇面对这个弟弟只有一句话,“你可以休息了。以后上朝的事情不用你担心了。”自此景泰帝被关押起来,不久之后明英宗也就是原来的太上皇送了一杯毒酒给这个过期的皇帝景泰帝,了结了他的性命。

当大臣们按照平时的时间上朝的时候,发现宫中守卫变多了。正当他们开始有所疑问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坐在龙椅上的不是昨天的皇帝景泰帝,而是换上了太上皇也就是原来的皇帝明英宗。明英宗当场宣布复位,废除景泰帝的封号,并把鼓动景泰帝“篡位”的于谦等人抓起来。于谦万万没想到抓他的人,就是他原来的“战友”石亨。

解决完这些事情后,明英宗要完成他的承诺了。他大封功勋后人,几乎每一个参与的功勋后人都晋升一级。但是兵权不能留给他们,这是一个规矩,也是一个惯例,功勋后人们也早有这个准备。石亨作为拥立的武将代表,得到的奖励当然也不少。明英宗封他为侯爷不说,而且把京城的军权几乎都给了他,这是石亨最满意的地方。明英宗比他的弟弟景泰帝忠厚,至少有远见多了。可是他并不知道明英宗这是在陷害石亨,石亨不久之后就被大量武将陷害,明英宗还要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不得已宣布处决石亨。直到这时候石亨才知道当皇帝的都不简单,一个比一个狠。

明英宗夺回皇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封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宫女万珠珠当然也跟着当上了太**的掌事宫女,从此彻底控制太子朱见深。几年后


状态提示:第八回 莲花之谜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