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王妃摇头道:“认错人了。”

孟嬷嬷感到讶异,这个小镇这么偏僻,夫人怎么会认错人呢?有点不可思议。咽下满肚子的疑问,孟嬷嬷上前对景王妃道:“夫人,时辰不早了,我们还是先找个客栈落脚,早点歇息,明日还要起个大早赶路。”

景王妃点了点头,跟着孟嬷嬷往回走。

裁幻总总团总,。孟嬷嬷的声音惊动了隔壁的农妇,她赶紧跑进来,抓住儿子,噼里啪啦朝着他的屁股狠狠打了几下,然后带着满脸的歉意和卑微道:“这是我的儿子,他馋嘴惯了,惊了夫人,实在是不好意思,请夫人慢用,我现在就带他下去。”农妇从孟嬷嬷那边刚刚得了几两银子,心里正欢喜。如今见儿子惊了贵人,心里紧张得不得了,生怕贵人一怒,把银子收回去,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没有一会儿,农妇煮了一桌子的菜摆上来,景王妃扫了一眼,见菜色不错,就提起筷子吃起来。虽然这些菜和那些大厨精心做得菜不能相提并论,不过,吃起来还是蛮有新鲜感的。

小男孩看了孟嬷嬷一眼,然后就低着头抱着碗吃起来。

那个孩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来。景王妃拿起一个小碗,分了半碗米饭给他吃。

景王妃看着饭桌上的米粒,想着刚才那个孩子抓着饭桌上的米粒往嘴里塞的情景,心口一酸。这些年来,她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百姓疾苦。以前有丫鬟说起过这些,她也只当一个笑话听听。如今,当她深入民间,了解那些贫民百姓的苦楚,就越发觉得自己做的对。这天下,真的不能再起纷争了。

恰好,孟嬷嬷已经烧好了水,从厨房那边走了进来,见到王妃的屋子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男孩子在吃饭,就连声呵斥:“哪里来的野孩子,怎么在这里吃东西?”

农妇听了景王妃的话,心中忐忑不安,要是做得好吃,那肯定是有打赏,万一做得不好吃,惹贵人生气了,拿回银子怎么办?

景王妃坐在凳子上,左右环顾,见这户人家家徒四壁,暗自摇头,这样的人家,只怕连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一件。

孟嬷嬷听了,正想讥笑几句,却在景王妃的眼神警告下住了嘴,不敢乱说话,站在一旁当锯嘴葫芦。

孟嬷嬷见景王妃开始吃饭了,就回到厨房,准备烧水泡茶给景王妃喝。

孟嬷嬷让小翠小红将马车上的被褥搬下来,放在床上铺好,然后服侍景王妃入睡。

孟嬷嬷借了灶台,给景王妃煮了几样简单的小菜和米饭,然后亲自摆在桌面上,恭敬道:“夫人,你先将就着用一点。”

景王妃也不挑剔,拿起筷子,端起玉瓷碗,就着饭吃起来。

景王妃发现了那个孩子,见他眼睛直直盯着桌上的菜,就知道这个孩子想吃饭,就招手让他进来。

当马车行驶到一个僻静的村落,车轮坏了,再也行驶不了。孟嬷嬷只能请景王妃下马车,找了一户农家暂时落脚。

那个孩子立即端起碗,狼吞虎咽起来。

景王妃吃饱了饭,喝过茶,就想着睡午觉。

景王妃想起自己那个苦命的孩子,眼里闪过一丝温柔。若是那个孩子还在世就好了,即使吃着这些粗茶淡饭,她也心甘情愿。

“夫人想吃烙饼,你还不快点去弄?磨磨蹭蹭做什么?”

晚上,景王妃就在客栈里凑合过了一夜,天未亮,她就起身坐马车赶往下一个小镇。

农妇那吃惊的表情,让孟嬷嬷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也就这种乡下人会把这点钱放在眼里。

想到这些,景王妃夹了菜放在男孩的碗里,柔声道:“慢慢吃,别噎着。”

农妇看到那一锭银子,心怦怦跳,天啊,连续给了两次银子,加起来,这些银钱足够他们一家子一年的嚼用。“够,够了。”小心翼翼接过银子,农妇用手擦了擦,平日见惯了一文钱,两文钱,这银子,她拢共就见过几回罢了。想不到今日,她会连续得了两回。

就在这个时候,木门悄悄打开了一个缝隙,一个小小的头颅钻了进来,看着桌上的菜肴直流口水。

景王妃见农妇迟迟不答话,以为她怕自己不给钱,就示意孟嬷嬷给银子,然后对着农妇道:“这些银子够吗?如果不够,我再给你加一点。”

“有劳嫂子了,其实,我也想吃吃农家饭,换换口味,不知道这位嫂子,你还会煮什么东西?”景王妃对农妇道。

农妇闻言,立即行礼退下去。景王妃则端坐在凳子上,推了推面前的碗对那个男孩道:“吃吧。”

“不碍事的,就让孩子把饭吃完。”景王妃说完之后,眼光淡淡瞥向了孟嬷嬷。“刚才,是嬷嬷误会了,以为外头的孩子闯进来,才会大呼小叫的。”

农妇望着桌上的那一碗米饭,眼里露出了一丝艳羡。这样的米,不是寻常人家吃得到,怪不得孩子禁不住,跑到这边丢人现眼了。松开儿子的手,农妇弯着腰,恭敬道:“若是夫人不嫌弃,我烙饼给夫人吃。”

小男孩点点头,继续埋头吃饭。

景王妃一闭上眼睛,就陷入梦乡里头。今日,她的梦和往日不一样,在梦里,她变成了农妇,守着自己的夫君和孩子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等梦醒了,景王妃看着窗外,似乎有点回不过神,好像醒来的这个世界才是梦,之前的梦境,才是她真实的人生。

“夫人,马车一时修不好,估计得在这里留上两天


状态提示:第038章 习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