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都市现代>太平春>第二十八章 一枝梅(1)
即可,今后,定要和睦相处,不要再惹事生非。你可听的明白?”

米行老板感激的道:“听的明白,听的明白。”

“来啊,当堂具结,退堂。”

送走了这俩位,徐秀回到后堂瘫坐在座椅上,才吃上了今天头一餐的饭食,疲惫同徐扬道:“你满意了吗?”

徐扬替他捏了捏肩膀,恭维道:“老爷断案举重若轻,该严则严,该宽则宽,颇有青天风范。”

徐秀哼了哼鼻子道:“我就是吃了你这个恭维话,才信了你那个什么早堂接状早堂审,午堂接状审问清,晚上接下无头案,一盏红灯到天明的鬼话。”

徐扬摸了摸鼻子小声道:“包龙图就是这么干的。”

徐秀想起就悲愤,自己还是太年轻,太没有经验,被徐扬一拍马屁就把非大案要案当日具结的鬼话说了出去,这下好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过来了,只因为听到知县老爷说非大案要案当堂具结的话。

就连隔壁上元县都有人来告官,这一下可就让他抓住了机会推卸,言道非治县不受。

一想起将来整日同这些鸡毛蒜事的小事儿去折腾,徐秀吃饭的心思也淡了不少。

道:“那是他,我怎么能这样子?”

此时就听外面议论哄哄,很是吵闹。

徐秀放下碗筷心中一冷,想必这内鬼定是抓到了。

出去一看,果不其然,那懒龙押解着一个衙役将他捆缚在地。

自那日后衙事情败露,徐秀就将这件事交给了懒龙。

懒龙道:“大人,此人偷盗大人加盖了大印的信,人赃俱获。”

故作由头引蛇出洞,这是老秀才给出的建议,毕竟真要简单查明谁是内鬼,又能够轻易够动的了吗?

那人见此也不惊慌,就这么平淡的任由懒龙的捆绑,一句话也不说。

徐秀见他不言语,也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就看一旁一头白发的老县丞吴鸿摸了摸胡子。

拱手道:“此人是为了一名亲人补办文牒,并非是受贿。望大人从轻发落。”

见他说完,围着的衙役们也你一嘴我一嘴的说了开来,无外乎平日里点卯怎么勤,办事怎么认真,为人怎么和善。

老秀才不着痕迹的在后面拽了拽他的袖子,徐秀心中了然,这县丞一手偷换概念的本事到真的很厉害。恩师伏圣圭的意思无外乎让自己别上了这个避重就轻的当。

若按《大明律刑律官吏受财》的规定,只要是官吏受财,官员就要被除名,吏员就要被开除。说没受贿,无外乎的意思就是受贿您既然抓不到证据还不轻轻发落,您这个知县老爷斥责几句也就是了。

徐秀轻瞟了一下县丞吴鸿,轻笑道:“大明律你到是了解的很娴熟。”

那人一改初次见面之时的乐乐呵呵和善的面容,此时虽然也在笑,却没了那一丝真诚的笑意。

道:“大人说笑了,这是我等的功课。”

徐秀也跟着笑,却语出惊人,道:“现在也没证据,我也不会治他受贿的罪,我要治的,是窃印。”

此话一出,老县丞的脸瞬间耸了下来,与他对比的,就是嘴角上翘的老秀才。

徐秀侧过身子,同县丞吴鸿耳语道:“不止你一个人熟读大明律,本官可是一甲探花,你说呢?”

如果以窃印治罪,那么按照《大明律刑律盗印信》的规定:凡盗窃各衙门的印信及夜巡铜牌的人,皆斩。盗关防印者,皆杖一百,刺字。

这前者最严重的也不过是开除,而这后者不但要革役,弄不好还要杀头,即便从轻,也要受杖刺字。

老县丞沉声道:“大人如此避轻就重,是要行酷吏事?”毕竟没有真正的窃印,只是偷了空白的信,吴鸿有此一说也并无不可。

一直在旁看着事态发展的主簿梁行轻喝了一下道:“大人明察秋毫,此人所犯之事人赃并获,按律惩处,哪里来的什么避轻就重,哪里来的行酷吏事?县丞大人切莫欺心。”

见他这么一说,徐秀心中微微放下心来,看来这县衙内并非都是别人的人。

徐秀瞧了瞧他道:“仗一百,革除资格,轰了出去。”

没有人说话,懒龙才道:“是。”

他表态之后,才有人迟疑的跟着他的步伐去给他行刑。

徐秀冷眼瞧了瞧吴县丞,冷笑一声,咱们走着瞧就是。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一枝梅(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