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重生之我是歌王>第405章 夏侯瑶瑶的路(二更)

现场一下子变成这个状况,是夏侯瑶瑶始料未及的,也是李悠扬等人未能想到的。

首当其冲的是夏侯瑶瑶本人,在这样的欢呼声中,一张娇艳的小脸儿瞬间一片苍白,任谁遇见这种情况也不能无动于衷。

在自己唱完一首歌之后,全场响起的竟然是另外一个歌手的名字,就算这个歌手如今的名头多么的响亮,甚至已经隐隐有了世界歌王的光环。

但是作为一直以来公认的民歌女王,夏侯瑶瑶的声望在李悠扬成名前也丝毫不弱,就算如今游学归来,曾经淡出过歌迷们的视线,但是身为国内一线歌手的事实却从没改变过。

要是一般没有什么名气的小歌星遇到这种情况或许还会好一点,毕竟和她同台的是李悠扬,而且这也是李悠扬的主场,伙伴太强,无所谓丢不丢面子的问题,但是到了夏侯瑶瑶这个地位,一首歌唱完,再被歌迷这样喊着另外一个歌手的名字,就算是心理承受能力再强,遇到这种事情,也和当面打脸没什么两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这首歌唱的不好,实力不行,被人这样不认同也就算了,毕竟你的实力真的不行,是乌鸦,不可能给你凤凰的待遇,但是,从底下的议论中,夏侯瑶瑶不难听出,单从这首歌上面,大家还是非常喜欢的,认为很好听,唯一接受不了的仍旧还是那个老问题,他们希望夏侯瑶瑶能够老老实实的唱民歌,做回民歌女王,而不要再做这些尝试,尝试什么呢?

尝试这种明显带有古风格调,但是听着编曲又是那么时尚的流行乐,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只是这样一个唱民歌的偶像竟然彻底的走向了流行音乐,而且这首《一别已经年》和当初那首《蝴蝶泉边》还大有不同。

《蝴蝶泉边》多少还能和民歌沾点边,但是这首《一别已经年》呢,全是古诗诶,就算编曲很时尚,但是由于这个世界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中国风”的提法,所以大家根本不知道怎样给这首歌分类,而正因为没办法分类,所以听到最后,跟人的感觉就有些奇怪了,就是再好听,也会觉得奇怪。

特别是,这首歌唱完之后,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个民歌女王,那个夏侯瑶瑶,未来迷们糊涂了,而且本能的认为,夏侯瑶瑶远去他乡游学,非但没有回归民歌本色,反而带回来的东西更是说不清道不明,就算是很好听,也让人主观上感到,曾经的民歌女王其实已经彻底的而迷失方向,甚至不中不洋,她究竟在唱什么,她的路又在何方?

自己的路在何方?

夏侯瑶瑶站在舞台上深吸了一口气,歌迷们的心思她岂能不知?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唱出这样一首歌来,其实她唱这首歌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唱一首时下最火的李悠扬笔下经典的民歌《康定情歌》或者《敖包相会》,只要唱了这两首歌当中的一首,她的这次回归都堪称完美,同时也可以重归中国民歌女王的宝座!

但是,思来想去,夏侯瑶瑶还是毅然决然的唱响了这首《一别已经年》,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她感觉,其实她已经找到了一条能将中华民歌和时下最流行的音乐元素完美结合的道路来,而无论是曾经的《蝴蝶泉边》也好,还是这首《一别已经年》也罢,都是自己在这条路上的不断进步,就算是头破血流也好,就算是不被接受也罢,她都想走下去。

特别是,在她刚才空降这个演唱会现场的第一首歌就听到陈颖唱的那首《一剪梅》之后,夏侯瑶瑶想要第一时间唱响这首《一别已经年》的决心就彻底的定了下来!因为,她听到《一剪梅》之后,就忽然间发现自己的选择应该是没错的,毕竟,那首《一剪梅》上面就有自己心中《一别已经年》这类歌曲的影子,可见发现这一类音乐的不止自己,李悠扬也在做这种音乐,并成功的推出了《一剪梅》这样优秀的作品!

只是当时现场太嗨,自己又面临着和董雪琴重逢的喜悦,以及又忙着和季若琳、李依依几个女孩儿相识,所以这个有关《一剪梅》的想法,也就在心里先放下了,直到方才她唱响《一别已经年》之后,才算全部喷发了出来。

只是世事往往如此不公,李悠扬写给陈颖唱《一剪梅》,歌迷们都如痴如醉,听完后更是集体叫好,怎么听都理所应当。而自己顶了个民歌女王的帽子,一旦唱了这样一首《一别已经年》,就好像离经叛道了一般,不为大家所接受了。

而如今这个情况,除了满场高呼od,是她始料未及的,歌迷们这样的议论她还是多多少少可以想到的,毕竟,她也明白,歌迷们其实最希望的还是她能够唱回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民歌,毕竟在民歌领域她已经站在塔尖,但是在其他领域呢?就像现在,顶多像一个探路者一般的碰个头破血流.....

所以,如今这一刻,夏侯瑶瑶站在舞台上虽然面色苍白,但是并没有因为歌迷们满场高喊李悠扬超神而愤怒或者不快,她所感受的只是深深的失落,一种还是不被认可的失落。

难道我夏侯瑶瑶这辈子真的得一直走在传统民歌的路线上吗?

而且不能更改,也不能发扬,只能按照歌迷们的心思按部就班唱以前的传统民歌,就算自己找到了一条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道路,也不能把这条路发扬出来吗?

一时间,夏侯瑶瑶很是困惑,站在舞台上竟然有些无所适从,虽然心里面一个


状态提示:第405章 夏侯瑶瑶的路(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