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公开取士,短短几十日的功夫便有八万士子涌往下邳,消息传出,天下皆惊。. 。
八万士子是一个什么概念?
整个大汉朝,识文晓字的士子不过四十万上下,李贤只用一个“公开取士”的名头就吸引了二成的士子,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李贤把持的朝廷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郡望豪族的承认。
无论各地的豪强愿意与否,李贤的地位都已经坚不可摧。
接下来,只要公开取士的过程不出什么大的纰漏,李贤将一举收敛人心!
毫无疑问,公开选才,利大于弊。
河东,曹‘操’不再犹豫,他照葫芦画瓢,也开始施行“选才为官”的制度,不过,连番战败,曹‘操’的声望早已经一落千丈,除了本地士子之外,几乎没有外人参与。
同样是选才,响应者却有天壤之别。
李贤成功了,曹‘操’却有东施效颦的迹象。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江东孙权不敢大意。
这一日,孙权召集麾下文武大将,正在分析“公开取士”的优劣。
“诸位,我听说曹‘操’也在开科选才,收买人心,不过,参与的士子寥寥无几,简直丢尽了曹‘操’脸面,我江东毕竟比不得徐州,诸位觉得,我们能否公开选才?”
张昭正‘色’道:“使君,‘交’州新定,若是公开取士,必可收敛人心”。
“可是,地方大权俱为望族把持,公开取士,会不会引发他们不满?”
“使君宽心,公开取士,名义上是给了寒‘门’士子一个机会,可仔细考虑,这也是在拉拢郡望大族呀”
孙权犹疑不定,“子布何出此言?”
张昭缓缓道来:“大汉立国以来,郡望大族一直是统治地方的基础,这一点李贤不会不知道,可是他依旧敢抛出取士这一决策,为何?就是因为李贤已经看透了天下人!公开取士,名义上公平公正,可实际上呢?遴选者必须熟读诗书,否则的话就算他们参加选拔,也不可能高中”。
孙权微微颌首,张昭的分析极为透彻,很有道理。
张昭缓了片刻,又道:“使君,数百年来,寒‘门’书生少,郡望士子多,普通百姓因为家境贫寒的缘故,几乎很难拥有渊博的知识,他们只能通过拜师等有限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可是,大族子弟就不同了,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随时可以从家中的藏书中找到大多数先贤文章。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郡望士子可以更轻松地学习,只要他们不是蠢笨之徒,自然可以取得远胜于寒‘门’子弟的成绩,当然了,真挚学识渊博的寒‘门’子弟必是聪慧无双之辈,因为他们为了学习付出了常人难及的代价”。
孙权连连颌首,便是周瑜等人都觉得张昭言之有理。
只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质疑:“李贤公开选士,是因为他有天子的名头,师出有名,可是,我们江东却没有那样的条件,如果一味照搬,曹‘操’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呀!”
张昭不以为然:“公开选士是一记妙招,这一点毋容置疑,曹‘操’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他三番两次败于李贤之手,地位岌岌可危,郡望豪族不想在他身上‘浪’费‘精’力罢了”。
“曹‘操’声望不佳,确实没了号召力,可是,子布如何肯定我江东不会如此?”
“昔日,黄巾‘乱’中原,数百个郡望豪族南迁江东,他们多是书香‘门’第,只要能够取得他们的支持,此次必可大功告成”
众人沉‘吟’不语,江东确实有不少南迁大族,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掌握足够的话语权,如果此番孙权抛出橄榄枝,说不定这些大族真的会全力相助!
周瑜思来想去,觉得张昭所言句句在理,于是,他抱拳说道:“使君,我赞同子布所言,公开选士,势在必行”。
“没错,我也觉得子布说的有道理,使君,一项举措而已,就算没有成效,我们也没有损失什么,反之,如果真的有了成效,江东可就赚大了”
孙权一锤定音:“不错,此言甚得我心,就这么定下了,再过一个月,江东公开选官,不过,诸位要在三日之内订出一个章程,省得他人笑话”。
“喏!”
江东偏安一隅,极少受到战火滋扰。
公开选才的消息一出,倒是吸引了‘交’州士子的主意。
由于路途遥远,不少‘交’州士子耽搁了徐州的选才大典。
眼下,江东也选才为官,这士子们顿时多了一个选择,他们乐不可支,开始打听遴选方式……
各地的选才活动雨后‘春’笋一般,
结束府议之后,李贤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参考士子的名册早已经登记妥当,李贤带入房中,仔细翻阅。
密密麻麻的七万多个名字足以让人头晕眼‘花’,幸好,在名字下册还有籍贯,这一点可以避免同名之人冒名顶替。
如果已经通过了初选,在士子名录下侧会有一个录字,取自录用之意。这本名册还不完善,按照李贤的想法,郡府需要按照士子的成绩派出一份名册,方便公告公示。
此次笔试初选,李贤没打算动手脚。
如果连笔试都无法通过,这只能说明士子实在不堪大用,李贤可不想坏了名声。
郡望士子学识如何,在本地郡望之内早有评判,如果李贤为了拉拢世家,遴选一些不学无术之辈,传出去只会坏了“公开取士”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