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重生世家女>第74章 猜测

徐氏一听,顿时怒了,她生得二子一女,女儿小字巧君,素是她的掌上明珠,平日里只管宠着溺着,哪肯让这个女儿受半点委屈,再者巧君是太守嫡女,黔安城中谁敢让她作陪,反过来陪着巧君玩耍还差不多。/【网】正要发作,忽见孟母神情从容,心中蓦然一动,她与孟母往来久了,互知人为禀性,孟母可不是鲁莽无知的妇人。想到这里,怒气稍减,不由问道:“那户人家可是有什么大来历?”

孟母微微摇头,道:“那家出面的是个管事,办事说话滴水不漏,只说主家姓齐,打北边儿来的,如今要往江南去,说是赶着中秋前,回祖居团圆。我听着留在宅院的看门人说,主家是一老一少,皆是女子,那老者瞧着已有八九十岁,行动说话甚是健朗,于是今日赶早就去拜访,一见果然是位长者,身着道袍,还是位出家人,鬓发皆白,可那股子精神劲儿,比你我都不差。”

徐氏的脸色立时就又缓和了许多,这户人家虽不知来历,但家有耆老,足证不凡,必然是素日就养尊处优,加之饮食调养得当,寻常人哪能活到这个年纪,普通人家,六十已是知天命,七十古来稀,能活到八九十岁的,少之又少。也唯有那些绵延十数代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家中藏有延年益寿的良方,才能福养出这等年纪的老寿星来。

“只是如此,也未必要巧君去尽地主之谊,妙君、六娘也就够了。”

妙君、六娘不是孟太守的女儿,而是其弟的两个嫡女,长者有了小字,幼者却还没有取小字,所以仍以排行称呼。

说到底,徐氏还是觉得自己的女儿给人作陪客太委屈。

孟母哪里不能体会她的心思,并不挑破,继续道:“妙君、六娘自然也是好的,只是那齐家娘子瞧着也只得十二三岁的模样,妙君已经及笄,大了些,六娘又才只十岁,小了些,我想来想去,还是巧君最合适。”顿一顿,又道,“嫂嫂,我那宅院你是知道的,地方不大,为了布置它,可花了我不少心思,总觉是不能更好了,不想这齐家的下人倒是十分能干,今儿我登门一瞧,也没添置什么,就是将庭间的几盆花草换了个位置,屋里几件摆设稍稍挪动调换,一下子竟让人感觉大气了。”

徐氏听得一怔,脸色微微一变,道:“真的?”

听话听音儿,徐氏也不是蠢的,何况她少年时,也是个货真价实的才女,孟家那栋两进宅院她是去过的,地方确实不大,但前有庭,后有园,布置得相当精巧,孟母在这方面的品味,连她都觉得甘拜下风,就连这太守府里一些地方的布置,她都还特意请孟母过来帮着参详。【网】现下听孟母的话中意思,竟是那家的下人,都比她更有品味,这可能吗?

孟母正色道:“确实,我留在那宅院里的两个洒扫婆子,亲眼看着是那家的内管事娘子领着女婢改动的,主人压根儿就没出面。”

这下子,徐氏的表情终于认真起来,黔安城路过几个世家大族的人不奇怪,但是,连下人的品味都这么高,就绝不会是普通的世家,最起码,也是绵延了三百年以上的世家大族,才能调教出这样的世仆来。

孟氏一族,在芦花州虽也算是一等的名门望族,但崛起至今也不过百年出头,在世族中,就算不是垫底,也只能算中下,也就在西南一带有些名望,若是放在江南、关中、鲁南、河中、江东那几个世家扎堆的地方,百年左右的世家比比皆是,能绵延超过三百年的世家,虽不算很多,但数数也要二十来根手指,就更不要说还有个孔氏一族了,千年世家,除了已经败落的凉氏,就独此一份儿了。在那些地方,孟氏一族连条小鱼都算不上,顶多是只虾。

“这样的话……倒确实是巧君出面作陪更合适……”徐氏喃喃自语,孟氏一族如今缺什么?不缺金,不缺银,不缺权势利禄,不缺优秀的后辈,缺的只有一样,底蕴。

底蕴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就好像这户人,人家没有摆出豪车骏骑,没有摆出华服宝饰,就是一个鬓发皆白的长者,一群有品味的下人,那股子底蕴深厚的气息,就这么迎面扑来,哪怕徐氏只是听了孟母寥寥几句话,都有种要被这股子深厚底蕴给压得窒息的错觉。

可偏偏底蕴这东西,有钱买不来,有权求不到,唯有靠时间积累,靠族中子弟们拼搏努力,一点点的积攒下来,当然,也不是没有捷径,比如说,迎娶一位来自底蕴深厚的世家之女成为当家主母,更甚者,直接吞并一个没落的世家。

不过后者显然过于残酷了,属于能做但不能说的范畴,而且很难做得到。所以联姻才是最合适的方式,不过嫁娶之事,讲究门当户对,像孟家这样的百年世家,顶多也就是能娶到比孟家多绵延五十至一百年的世家女,再往上的,想都不用想,除非是落魄的,可是话说回来,那些能绵延超过三百年的世家,谁没有一套趋吉避凶的法子,就算偶有落魄的,也早被人抢光了,哪里轮得到孟家。

所以就算是捷径,其实也作用有限,绵延二百年的世家,底蕴能比百年世家深厚到哪里,纵是深一些,也深得有限的。其实绵延不满三百年的世家,都是根基浅薄得很,也许一个意外之灾,就会覆灭,这样的家族,说是望族不为过,但称为世家其实是自夸。

可是,现在突然出现了一户疑似绵延三


状态提示:第74章 猜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