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玉堂金阙>4栗米粥
闻了,又将勺中的栗米粥倒入小碟,浅浅的尝了一口,才对烟微点头。烟微这才让侍女取出大娘常用的食具,舀出浅浅的一碗,将粥碗置于食案上,双手举食案过头顶,奉至陆希面前。

“我记得大母以前身体不好,疾医说她气血两虚,给她开的食补的药膳中,就有栗米粥这一项,她每日入睡前,都会进一碗栗米粥。”陆希轻声道。

提起去世的老夫人,尹氏神色略带伤感,她和陆希的乳母穆氏以前都是伺候老夫人的丫鬟,后来两人分别被老夫人派去照顾大娘和大郎。向氏恍然,难怪大娘肯吃。

等陆希离开后,向氏担忧的拉着尹氏,“你这样好吗?现在大郎可是长公主的儿子啊!”她再傻也知道,尹氏此举是在同大娘示好,可大郎现在是由长公主在照顾,难道阿尹想背叛长公主不成?

“你想太多了!”尹氏打断了向氏的胡思乱想,“我只是希望大娘子、二娘子能在功课上多指点大郎罢了,大郎是常山长公主的儿子,难道大娘不是公主的女儿?”

“当然是。”向氏呐呐道,从礼法上来说,郎君所有的孩子都是常山长公主的孩子,当然也都是汝南长公主的孩子,“你都找了大娘子,难道还想让二娘子指导大郎功课?”

“为何不行?大娘子、二娘子都是大郎的阿姊,指导阿弟不是正常的吗?”尹氏理所当然道,两位娘子皆是才德出众之人,若是她们肯一起教导大郎,那再好不过了。

“两位娘子平日看着是挺和睦的,可谁又知道她们心里怎么想?又不是一个娘——”向氏小声道,更别说大娘子生母汝南长公主的前梁朝,可是毁在常山长公主之父手中,那可是不同戴天的大仇!

“你不要命了!”尹氏一下子捂住了她的嘴,压低声音恶狠狠道,“这种混话也是你能乱说的!”

“我不敢了!”向氏也一下子白了脸,不敢再乱说话了。

“你要记得,家里的两位娘子都姓陆。”尹氏说,既然姓陆,她们就是一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常山长公主疼爱大郎不假,但那仅仅是因为大郎长相酷似郎君而已,哪会真正把大郎视如己出?更何况公主也的确只知疼爱孩子,想要教好大郎还需要郎君多多费心,可郎君平时对几个孩子都不怎么上心,除了公事外,就一心修道,尹氏思来想去只能让家里两位娘子多看顾下郎君了。

要说家里两个娘子,都是顶尖出挑的人物,可也是金尊玉贵的天之骄女,是崔太后和豫章长公主掌心的稀世明珠,哪会将一个区区庶子看在眼里?哪怕这个庶子有可能是她们唯一的弟弟。

不过有了今天这事,她相信二娘子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了。大郎再下去,就真会被那些奸猾之徒教坏了,以二娘子的骄傲,那是绝对不许的。而大娘子,尹氏也算从小看着大娘子长大的,可对她的性子,还真吃不透,故才有刚刚奉粥这一举,无论如何,大郎终究是老夫人千盼万盼而来的孙子。

作者有话要说: 魏晋包括唐时期,称呼女子很多会称呼形式,比如说唐代武后,书上习惯叫她阿武、韦后习惯叫阿韦。

风灯、羊角风灯、明角灯,其实都是一种灯,就是红楼里面常出现的羊角灯,又叫气死风,是古时候贵族府第门前挂的或者出门提得一种照明工具。一般都会在上面写上宅子的主人姓氏或者官称。可以说这种灯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根据刘心武考证,羊角灯的做法,是工匠取上好的羊角将其先截为圆柱状,然后与萝卜丝一起放在水里煮,煮到变软后取出,用擀面棍反复擀,再把纺锤形的楦子塞进去,将其撑大,再放到锅里煮,然后再取出,换大一号的楦子撑,如是反复几次,最后撑出大而鼓、薄而亮的灯罩来。许多羊角会在撑大的过程中破损掉,最后能成功的不会太多,尺寸大的尤其难得。

看到这个描述,幻想了下制作时候的场景,对古人的工艺和智慧拜服。据说故宫现在还有一对羊角灯,连底托在内高约六七十厘米,白得有些泛黄的灯罩前后各有双喜字,是光绪大婚时摆在桌子上的物件儿,不知道有没有人见过?如果有机会真想去看看。


状态提示:4栗米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