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潇洒代嫁>第六十八章 少年

熙宁二年的春天来得分外慌乱。明明已经立春了,东京汴梁却又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校场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渣。

最冷的就是这雪融之时。在雪地里走上一刻钟,脚趾都要动麻了。梅三重躲在温暖的室内,面前的桌上放着一个红泥小火炉,炉上烫着酒。他给自己斟上满满一杯,悠然自得地啜饮了起来。

一片白茫茫的校场上,十几个高矮不均的人影,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梅三重抬眼看了看,悠然一笑,又把酒杯斟满了。

“梅大人,你打算让那些下舍武生站到什么时候?”他的同事、武学传授王恕此刻正站在窗前,忧心忡忡地看着外面那些被冻得瑟瑟缩缩的年轻人。

梅三重悠然笑道:“急什么,才站了一个时辰而已。将来他们都是要到漠北苦寒之地带兵打仗的人,这点寒冻都受不住,如何驰骋沙场?”

王恕回头看着他,紧锁着眉头道:“梅大人,您别忘了,这些生员都是豪门子弟,他们的叔伯兄弟地位可都在你我之上,得罪不起啊!”

呵,他们若不是豪门子弟,倒还不用受罚了呢。梅三重嘴角浮上一抹轻笑。

神宗皇帝登基以来力主变法,首相王介甫(王安石)极其重视武学教育,与那些一贯重文轻武的迂腐文官不同,他认为带兵打仗也是一门学问,需要设专科学习。在首相的力主之下,神宗下诏在武成王庙设立了“武学”,专门培养军事人才。

这武学之中的生员,多是考文举不中、又无法得到父荫举荐的子弟。就是这群不入流的人中间,竟还分了三六九等。有的生员是在京的平民或是无品位的使臣,这些人是自己报名、经考核录取的,倒还算服从管教;最讨厌的是那些地方重臣、在京官员推荐的亲族子弟,他们未经考核即可入学,仗着自己有个位高权重的叔伯,就连教授也不放在眼里——武学教授嘛,不过是初等职官而已,并非朝官重生之王牌黑客。

梅三重自己也没怎么把“武学教授”的头衔当回事,他向来是游戏人间惯了的。他本是岐王赵颢的门客——当然他也不是真喜欢攀炎附势,不过是贪恋岐王宅里的美酒和绝色舞姬。岐王是皇上的同母兄弟,喜欢骑射,最爱结交些江湖侠士,他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入了岐王门下。在岐王府里住了一段时间,他又觉得无聊,便想辞了出来,没想到王爷对他倒是十分待见,向皇上举荐他入了武学、做了教授。

那些出身官宦之家的生员,早就把教授们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了,对他这个八品的芝麻小官自然是低看的。

就在今天早上,梅三重在给低年级的下舍生员讲《吴子》(吴起兵法)时,一班学生笑笑闹闹,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梅三重倒也不恼,没什么好恼的。下午就是射艺课,他也不上课,让整班生员站在武王成庙门前的校场上练习站姿,自己躲到屋里喝酒。

白惨惨的日头,一点温度也没有。梅三重优哉游哉地把壶里烫的酒喝完,直暖得手脚发烫,然后背着手慢慢地往校场踱去。

那帮傲慢的生员此刻早已冻得没有一点热乎气了,鼻子下挂着亮晶晶的鼻涕,两颊上酡红酡红的。梅三重禁不住偷笑,一清嗓子,肃然道:“都练好了吗?”

一个傲慢的生员气鼓鼓地嚷道:“练什么!梅教授自己跑到屋里躲懒,让我等空站着,能练成什么!我等将来都是朝廷的将才,您要是不会教,就别耽误我们功夫!”梅三重认识这个生员,他是太常卿晏大人推荐进来的,名叫晏青,也不知道是哪门子拐弯抹角的亲戚,不过是同了姓晏,平日里在班中一贯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等遇到了真正的豪门子弟,又成了一个屁都不敢放的软蛋。

其他的生员见晏青挑了头,也跟着嚷道:“就是,不会教就别教!”“一个八品的芝麻官还敢颐指气使地命令我们!”

梅三重笑道:“看你们都还挺有精神,那就是还没练好,继续练吧!”说完便准备转身而去,心中还在寻思着上哪再找壶酒去。

“梅大人,请留步。”一个清朗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梅三重转过头去,原来是他——陆翊平,这班生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只有十五岁。

梅三重笑问:“有什么事吗?”

陆翊平眼睛直视前方的箭靶,肃然道:“梅大人命学生们在此站了一个时辰有余,学生知道梅大人是想磨练我等意志。只不过射艺一门,并非单靠意志坚强便可,到底还是门技艺。我等入武学已数月有余,弓箭尚未得碰,功课已远远落后其他生员。学生斗胆请问梅大人,何时方才开始教授学生们射艺?”

这陆翊平在班中一向安分守己,与其他生员也甚少往来,一贯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但对于教授们倒是尊敬有加。梅三重听同僚提起过,这陆翊平是原礼部员外郎陆琦的独子,陆大人被弹劾死于狱中,他又被剥夺了考功名的资格,这才入了武学。

梅三重慢慢踱到他面前,饶有兴致地打量他,说道:“怎么,你很想学射艺吗?”

陆翊平正色道:“学生入武学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不识射艺,如何上场杀敌?”

梅三重呵呵一笑,问道:“你以前学过吗?”

陆翊平犹豫了一下,道:“学过些皮毛。”

梅三重点点头,道:“很好。射艺靠的是臂力,既然你如此好学,我就特别关照你一下。”

他低下头去寻寻觅觅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少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