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次喝茶,却为杜秀青赢得了十分难得的意外理解。今天再次喝着林杰泡的茶,杜秀青内心又是感叹万千。“真是好茶,”杜秀青说,“我对茶虽不懂,但是能喝出茶的好味道,也算没糟蹋东西吧!”“呵呵,当然不是。”林杰笑着说,“喝茶就是这样,能喝出好茶,就是懂茶的人,不懂茶的人,喝不出好茶的味道。这跟看人是一样的,看不懂一个人,就不能说你了解他,理解他,懂得他。所以,喝茶要品,看人更要品。”“谢谢林书记,您的话对我启发很大。”杜秀青说道,“我记得第一次和您喝茶,就是受益匪浅。那时候我在平安镇任职,正处在情绪的低谷,是您的开导和理解,给了我支持和动力,让我有勇气和信心走下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你是个很有悟性的人,一点就透,有时候甚至是不需要点,你自己就参透了。我很赏识你这一点。干工作,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有悟性,有能力,还有毅力!”林杰笑着说。“林书记这么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杜秀青说,“余河现在的局面,其实还是不太理想,我还没有做到把各方面的力量拧成一股神。要做的事情真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事情不能急于一时,慢慢来,时间会让你去完成这些的。当然,这个过程你要能把握好,千万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别被别人带离了轨道,偏离了方向,那就要出问题的。”林杰说。杜秀青看着他,觉得林杰的话里有话,可是一时似乎又没太弄明白。“我几次到余河,始终强调的一点就是,别瞎折腾,要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把各方面的工作推进落到实处,才能有好的执政效果。当然,如何能让各方面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就看你这个当家人的能耐了。余河这个摊子,是考验你能力的地方。“林杰看着杜秀青说。“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和压力都很大。”杜秀青说,“近期组织的特困户走访,让我更感觉到必须加快余河经济的发展步伐,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急待改善和提高,年后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你这个特困户的走访做得不错,古南日报和龙江日报都刊发了,很有影响力。但是,接下来的工作该如何深入开展,得好好规划,要有一个长远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余河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短期的效益,更要从未来的角度去看,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是穷的地方越经不起折腾。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钱更是要用到刀刃上,否则的话,劳民又伤财,得不偿失啊!”林杰看着杜秀青说。他担心杜秀青年轻,走入很多年轻干部都会陷入的怪圈,追求短期利益,不顾将来的发展。“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是土生土长的余河人,对余河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对于余河的发展,我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经过深思熟虑。我想以发展本土特色经济为主,挖掘余河本土特色文化,打造余河自身品牌,要让余河的产品带着余河的名字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杜秀青说,“比如余河的木雕,曾经是风靡日本和东南亚的,这几年没落了,因为市场被广东和福建给挤占了,余河木雕当年的辉煌已经不再。但是不代表余河木雕就失去了生机,我想重新规划,把余河木雕这个老品牌做起来。让余河那些能工巧匠都回到余河本土来创业,让余河形成木雕的生产和销售的集散地,把余河打造成木雕之乡。”本书 l/book/31/31036/index.l


状态提示:45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